他現在派徐晃韓泰去平定並州北部,就是這工作中的一個,他要一個安穩和平的並州,將來才好安置更多的人。
陳原的回答,其實是針對未來的董卓作惡,他不能袖手旁觀,他一定要出手。不管麵臨多大的困難,不管董卓的勢力有多大。
他這樣的回答,顯然讓三人動容,不顧個人得失,隻管國家百姓福祉,此等胸懷,真真少見。
當然他們中也有誤會,陳原雖非刻意,三人更是擔心董卓到並州後,陳原何以自處。
“好,好,好,說的好!”
王允猛地站起身,一把抓住陳原,臉色激動的滿臉通紅,花白的胡須不停的顫動。
“*******,*******。此等豪言,正是吾輩從官者,該有之準備。文理有此見識,老夫愧不如你啊。
不過你放心,有老夫在,我王家和郭家在並州,董卓就是再強,到時候要為難你,也得掂量掂量。”
陳原知道王允的好意,拱手致謝道:“老夫子之言,陳原銘記在心。”
陳原身體還在康複中,三人說完此事,就匆匆告辭。
出了農都尉府,坐到往外走的馬車上。
王允搖搖頭道:“*******,*******。真沒看出,文理之人,氣魄心胸之大,可惜啊,可惜。若是將來董卓來並州,文理之兵必被裁撤。董卓為人,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眼裏容不得絲毫挑戰。文理此人,性格一樣激烈。隻是平日裏不怎麼展露,一旦犯到他,也是必然報複之人。
文理在董卓手下,看來日子必然難過。看來,文理未來隻能繼續做他的農都尉,繼續開荒種田了,繼續開荒種田了。如此年紀輕輕,能文能武,才幹不得施展,真是可惜。”
王澤則笑道:“兄長,他如今才20多歲,以後的日子的還長的很。他短短時間平定並州,才幹自是好的。不過,年輕人受些挫折,未來才能跳的更高。”
王允點點頭道:“也是,年輕人受些挫折,收斂些鋒芒,以後未嚐沒有更好的機會。你看他多次出兵,雖謀定而動,不過鋒芒還是太過了。誰若犯我,百倍還擊。對敵不殺則已,一出手,就是讓他們痛苦終生。也是失之於仁啊。
若是收斂鋒芒,平心靜氣,將來才有可能升的更高。隻是,現在我大漢四處刀兵,蜂亂處處,我實不忍心看到一員悍將在此修養,戰場才是他該去之地。”
王柔想了想,隨即笑起來:“董卓此事我等告知文理便是。文理做事,一向謀定而後動。今日告訴他董卓任並州牧之事,他絲毫不慌不亂。也許他從未聽聞,至少看不出他有絲毫擔心。
再說即使董卓來,也需些時日。以文理之聰慧,我看他若自保,絕無須我們擔心,再說還有我們王家和郭家,也不必自亂陣腳。今後之事,要看以後的發展再說。”
王允王澤都點點頭,現在董卓來還需要些時日,且等他來之後再說吧。
……
等待董卓就任並州牧,並州人等不到,所有人都等不到。
因為曆史在此地將要轉向,而陳原知道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