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文文的到來,又使他們的家庭,注入一泓清澈的泉水。
如果說自己的夫人的當初,是他夢寐以求的佳人與財富的夢想,那麼文文的到來卻大為不同。文文使得這個家庭,回歸了生活的源泉所具備的一切:關愛,寧靜,溫馨和深遠。
他在心裏慶幸自己的兒子,會遇上這麼一個外表光鮮,內心又深情似海的女人。
文文出身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有書香儒雅的氣質,可是絕沒有迂腐和頑固的市井意識。她外顯溫柔,內聚英光,含而不露又豁然開朗。
最讓趙欣的爸爸佩服的就是,文文在開水餃館的時候,也沒有絲毫的自卑;在接管公司的大權的時候,更沒有咄咄逼人的寒氣。這不是古語說的順其自然,這是用一顆勇於麵對一切的心,使自身達到自然還沒有特意的顯示。
說白了,文文的身上,看到的是當代女人的智慧。
文文選擇和趙欣一起到小島生活,趙欣的爸爸也被這另類的行為吸引,內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是的,為了享受生活的樂趣,也是財富帶來的紅利。況且,他還有了想抱孫子或是孫女的盼望。這個盼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強烈。
對於第三代的成長,趙欣的爸爸有了明晰的思路。
他此時發覺,自己過去所從事的,都是原料的再加工,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即便是石油,雖然目前給他帶來滾滾的財富,但是風險依舊存在。由於是在外國,路途遙遠,如果再繼續擴大油路,就會牽扯到國際的鬥爭。如果沒有國家的強大,這個財富沒有安全的保障。
那麼第三代他們還要走這個路嗎?應該走,但是需要科學技術的發達和每個人的強大。他目前應該做的,就是培養孩子們,當然不是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孫子孫女。他要拿出部分財富,用於急需得到教育的孩子們。這是個慈善的舉動,他過去做的太少。
想到這裏,他意識到文文和趙欣的改製,是多麼雙贏的舉措。自己獨占財富,是落後的行為,也和今後的發展不合拍。封建的割據行為,會在迅猛發展的社會衝擊下導致事業的停頓。
趙欣的爸爸,想到要讓第三代從事科學技術的開發,那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就是自家的後代,沒有這個天賦,也要通過善舉激發許多優秀的孩子們投入進去。
如果從事科學的研究,就要徹底改變功利主義的頭腦。在這方麵,趙欣的爸爸覺得應該向自己的兒媳婦學習和領教。
其實呢,文文的想法和舉動,和趙欣的爸爸是不謀而合的。
無論自己還是將來的孩子們,也無論去投入什麼事業,靈動的心靈是最好和最能實現願望的持久動力。
這個靈動的心靈,難道不是在醉人的大自然當中孵育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