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你說?”皇上便反問她道,好奇她能提出什麼樣的建議。
“之前去江南一帶賑災的時候,雖然百姓們沒有吃的,隻能靠啃樹皮過日子,可是因為江南有一條護城河,所以他們的水資源是用不完的。”
“所以兒臣就想到了我們都城,經常是一兩個月見不到一場雨,有很多普通老百姓時常喝不上水呢,所以兒臣建議,可以在都城外圍修一條水渠,與鄰城的運河相通,一來解決了老百姓喝水的問題,二來也方便了交通,您看如何呢?”
她說的頭頭是道,皇上也聽得連連點頭,不由得佩服這個女子過人的頭腦和膽識:“你這個提議很不錯,但現在的問題是國庫空蕩蕩,修建水渠的費用不低,如何能湊齊呢?”
“這個很簡單,隻需要讓各個大臣分別募捐一點。”路笙簫早就想好了對策,“也算是他們對朝廷對百姓的一點回報了。”
“簫簫,你說的輕鬆,可是誰願意把自己的家當捐出來呢?”皇後忍不住挑她的刺,不願意看她在皇上麵前出風頭。
而這時,皇上就有些不悅了:“朝廷供他們吃供他們喝,讓他們拿這點錢出來很為難嗎?除非他們的良心讓狗給吃了。”
“皇上,雖然是這個道理,不過皇後娘娘說的也沒錯。”路笙簫對他笑了笑,“大臣們也許表麵上爽快,私底下卻不一定樂意,所以,為了讓大臣們能夠心甘情願地募捐,兒臣倒還有一個法子。”
“你但說無妨?”皇上越聽越興奮了。
路笙簫也不多賣關子,直接脫口而出了:“皇上隻需要讓幾位皇子帶頭募捐,這樣的話,他們心裏會想,連皇子都捐了這麼多了,他們沒有理由不捐啊。”
皇上覺得她說的有道理,於是點了點頭:“嗯,很好,那就按你說的去做,不過簫簫,你看,誰去主持修建水渠的事宜比較好呢?”
“這是朝廷內部的事,兒臣不清楚,也不敢去插足。”路笙簫沒有說下去了,她有自知之明,懂得點到為止,她知道,如果自己再繼續說下去,皇上該不高興了。
對於她的回答,皇上也是很滿意,這個女子不僅聰明,還挺識大體,於是下令:“好,景公公,傳朕的旨意,封寧澤朝為禦林軍將領,負責此次修建水渠的事宜,大皇子璟盛輔佐。”
在他的心目中,寧澤朝去做這件事是再合適不過了,派一個皇子前去輔佐,也是為了向百姓們表明朝廷的誠意,本來他是想派自己最得力的兒子,璟叡初去輔佐的。
可是叡兒剛從江南回來,又有一大堆政務還要處理,就讓他休息兩日吧。
皇後隻在一旁尷尬地笑著,今日,路笙簫算是出盡了風頭,日後,還不知道會不會幫著璟叡初威脅自己的地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