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海都汗連兵構釁乃顏王敗走遭擒(2 / 3)

是時察合台早死,其從孫亞兒古,為察合台汗,與海都聯盟。世祖探知底細,遣使至察合台汗國,黜逐亞兒古,別立察合台族曾孫八剌為汗。且命連結欽察汗國,與拔都孫蒙哥帖木兒彼此相倚,共製海都。誰知八剌不懷好意,反嗾使海都,合圖欽察汗國。海都引兵入欽察境,蒙哥帖木兒已早聞知,潛出兵襲擊海都後麵。海都還軍抵敵,八剌又背了海都,竟將海都所侵地,全據了去。楊畏三變,尚愧勿如。海都憤不可遏,卑辭向欽察汗乞和,且得欽察援兵,殺退八剌。八剌很是刁狡,貽書海都,隻說要乞師燕都,與他拚命。海都正防這著,不得已與他講和。由是三汗勾連,同會於怛羅斯河畔,模仿庫裏爾泰會,推海都為蒙古大汗。

海都傳檄伊兒汗國,令他一同推戴,共抗燕都。伊兒汗國的始祖,是旭烈兀,係世祖親弟,向來服從世祖。旭烈兀歿後,他子阿八哈,承父遺誌,不肯附和海都。海都遂與八剌連兵,攻入伊兒汗國東境,一麵約欽察汗蒙哥帖木兒,侵略伊兒汗國西北。阿八哈頗有父風,熟嫻兵事,竟調集部眾,逆擊海都、八剌的聯合軍。兩軍相遇,阿八哈略戰即退,誘敵兵深入險地,用四麵埋伏計,衝破敵兵。海都、八剌幾乎被擒,幸虧逃走得快,方得保命。

阿八哈既戰退聯合軍,複去迎截欽察兵。這欽察兵頗是厲害,聞著阿八哈到來,他竟退歸;至阿八哈回去,他複出來,弄得阿八哈疲於奔命,積成勞疾,未幾身死。子阿魯渾嗣立。阿八哈弟阿美德不服,屢與相爭。阿魯渾雖尚能支持,究竟內亂未平,不暇對外,所以海都的勢焰,愈加鴟張,竟欲入逼燕都。

元廷早議往討,世祖以誼關宗族,不忍發兵,隻遣使詔諭。假惺惺。海都不肯應詔,乃遣皇子那木罕為大帥,與憲宗子昔裏吉,及木華黎孫安童,統兵防禦。不意昔裏吉反叛應海都,竟將那木罕、安童兩人,拘禁營中。那時世祖聞報,急令右丞相伯顏,率兵往救那木罕等。伯顏兼程而進,聞昔裏吉已導海都部眾,將入和林。於是火速進兵,遇昔裏吉於鄂爾坤河畔。麾眾直前,攻破昔裏吉營帳,救出那木罕、安童,昔裏吉遁走。正擬乘勝窮追,忽來了燕都欽使促伯顏還朝。

伯顏班師南歸,入見世祖,世祖語伯顏道:“海都未平,乃顏一作納延。又複謀逆,所以促卿歸來,商決軍事。”伯顏道:“乃顏也敢謀逆麼?究竟有無實據?”世祖道:“乃顏屢次征兵,朕命行省闍裏帖木兒不得輒發,聞他時出怨言,將來必要為逆了。”伯顏道:“西北諸王,多得很哩。若乃顏一反,脅從王族,恐怕亂禍蔓延。現不如乘他未發,遣使宣撫為是。”世祖問何人可遣?伯顏自請一行,遂奉旨去訖。

看官,你道乃顏究屬何人?原來就是太祖弟別勒古台的曾孫。別勒古台曾受封廣寧路、恩州二城,以斡難、客魯倫兩河間為駐牙地,子孫世襲為王。傳至乃顏,適海都倡亂,受地運動,遂思征兵助逆。敘述明晰。

伯顏既奉命北行,車中滿載衣裘,每至一驛,輒把衣裘頒給,驛吏很是感激。為大事者,不惜小費。及與乃顏相見,反複慰諭,乃顏含糊答應。伯顏窺出私意,料非口舌所能挽回,竟不待告辭,夤夜出走。驛吏爭獻健馬,遂得速遁。至乃顏發兵來追,已是馳出境外。

迨返報世祖,很是憂慮。宿衛使阿沙不花道:“欲討乃顏,須先安撫諸王,諸王歸命,乃顏勢孤,不怕不受擒了!”世祖稱善。便命他往說諸王。阿沙不花有口辯才,一入西北境內,就揚言乃顏投誠。諸王聞言,為之氣沮,自是所如無阻,把諸王說得屏足斂容,不敢抗衡。可見應對之長,斷不可少。

至阿沙不花歸還,世祖遂決議親征,用桑哥一作僧格。為尚書,斂財助餉。桑哥本盧世榮餘黨,一握政權,免不得暴斂橫征。世祖急於討逆,那裏管得許多。將要啟蹕,先遣諭北京等處宣慰司,令與乃顏部民,禁絕往來。所有京內兵吏,不得持弓挾矢,於是乘輿北發,肅靜無嘩。

既入乃顏境內,見麾下將校,多與乃顏部兵,立馬相向,釋仗對語。世祖很以為憂,左丞葉李密啟道:“兵貴奇不貴眾,臨敵當用計取。現看蒙古將士,與乃顏部多是親昵,哪個還肯為陛下出力?徒然勞師糜餉,不見成功。臣請令漢軍列前,用漢法督戰,再用大軍斷他後路,示以死鬥,乃顏玩視我軍,必不設備,待我大軍衝入,無慮不勝!”元代嚐重用蒙古軍,所以葉李有此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