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伴隨著人類進步的惡魔,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是一部著名的古印度史詩《摩訶波羅多》,當然是翻譯後中文本的。寫的是發生在五千多年前的事,此書記載了居住在印度恒河上遊的科拉瓦人和潘達瓦人、弗裏希尼人和安哈卡人兩次激烈的戰爭。令人不解和驚訝的是從這兩次戰爭的描寫來看,他們是在打核戰爭!書中的第一次戰爭是這樣描述的英勇的阿特瓦坦,穩坐在維馬納,類似飛機的飛行器內降落在水中,發射了阿格尼亞,可能類似火箭武器,它噴著火,但無煙,威力無窮。刹那間,潘達瓦人的上空黑了下來,接著,狂風大作,烏雲滾滾,向上翻騰,沙石不斷從空中打來,太陽似乎在空中搖曳,這種武器發出可怕的灼熱,使地動山搖,大片的地段內,動物倒斃,河水沸騰,魚蝦等全部燙死。火箭爆發時聲如雷鳴,敵兵燒得如焚焦的樹幹。
第二次戰爭描寫更令人毛骨悚然、膽顫心驚,裏麵說古爾卡乘著快速的維馬納,向敵方三個城市發射了一枚火箭。此火箭似有整個宇宙力,其亮度猶如萬個太陽,煙火柱滾滾升入天空,壯觀無比,屍體被燒得無可辨認,毛發和指甲脫落了,陶瓷器碎裂,盤旋的鳥在天空中被灼死。看到此慘狀,我第一念頭就聯想到原子彈爆炸後產生的威力。翻譯此書的作者還寫了後記,說在原子彈還沒有產生的年代,許多學者一直認為此書中的那些悲慘的描寫是帶詩意的誇張。可是到了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之後,他們才恍然大悟,這些描寫就似原子彈爆炸目擊記一樣準確。後來考古學家在發生上述戰爭的恒河上遊發現了眾多的已成焦土的廢墟。這些廢墟中大塊大塊的岩石被粘合在一起,表麵凸凹不平。要知道,能使岩石溶化,最低需要1800度。一般的大火都達不到這個溫度。隻有原子彈的核爆炸才能達到。在德肯原始森林裏,人們也發現了更多的焦地廢墟。廢墟的城牆被晶化,光滑似玻璃,建築物內的石製家具表層也被玻璃化了。除了在印度外,古巴比倫、撒哈拉沙漠、蒙古的戈壁上都發現了史前核戰的廢墟,廢墟中的玻璃石都與今天的核試驗場的玻璃石一模一樣。由此可見,那時的人類已熟悉原子能,但由於濫用,使他們自己遭到了毀滅。我們的地球已存在五十多億年了,而人類文明難道僅僅有五千多年的曆史嗎?”林海教授道:“顯然世界上下五千年這本書是靠不住的!”
“我們以前也討論過這樣的事情,遠的就不必說!我們是什麼和尚就念什麼經?眼下林海城的科技趕不上孫衛華看到的科技,如果那些烏龜形狀的飛行器來了,估計我們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所以我想大家還是為了我們林海城的前途著想,拿出當年在地下礦場的盡頭鑽研科技,形成戰鬥力!這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尉遲楓語重心長的道。
“說的不錯!我也不能老師貓在家裏了,明天我就去科研中心搞電子計算機去!”林海大聲道。
“我力爭早日拿下金字塔發電和發射球狀閃電的科研攻關!”李輝道。
“我也準備寫一本關於林海城的曆史小說,也好讓我們的曆史流傳下去!”史光輝道。
“操!詛咒我們死呢!你這個老混蛋,我們可要長命百歲啊!”淩厲風道。
“哈哈……”
大家在大笑中散去,但是笑聲中含著太多的凝重,心情隨即也就黯淡了下來!尉遲楓走出會議室時,已經下班了!這次會議聊的時間太長,還錯過了午飯,肚子餓的咕咕叫!
“回家吃飯去,不知道高珊這個丫頭給我做了什麼好吃的?”
想起高珊,尉遲楓的心裏竟然暖洋洋的,這也讓他加快了步伐,出了大門就往家裏走,居然有了那種歸心似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