囯丈,乃趙貴妃趙雅芝的父親,國之太尉,趙振海。此人多重身份,一為囯丈,二為太尉,掌管全國的軍事管理,三為皇家三軍黃旗軍的統帥,尊貴無比。
“依臣之見,一個小小的郡尉,實不足矣為我等所患,但是如此大逆不道,也不能任他為所欲為,所以當下之急還是趕緊調兵遣將前去鎮壓,至於由誰去合適,臣看還是皇上決斷吧!”
“武將軍,依你之見呢?”
“皇上,依臣之見,還是慕王爺出馬最為合適。”武浩然緩緩開口道。
“哦?講講你的理由!”當聽到武浩然推薦秦慕楓出兵鎮壓,他不得不問。
“我朝黃,藍,紅三軍,個個治兵有方,手下將帥勇猛有餘,謀略得當,派遣其中任一旗軍都不無尚可,肯定是潰敗叛賊,凱旋而歸,但若說最為合適,臣還是認為藍旗軍的慕王爺最為合適。理由嘛,也不過為三。”武將軍開了頭,然後又繼續說道。
“一則,藍旗軍實力在三軍之中,不上不下,對於郡尉此等小賊,若派國丈的黃旗軍出馬,不免有些興師動眾,況且國丈肩負我整個皇朝的安慰,不到萬不得已之時,怎可安其出馬?
“而臣的紅旗軍,正在招攬兵卒之時尚未就緒,如果派兵前往,不能說擊敵不潰,而紅旗軍多為年輕初戰之人,恐上疆場,未立而先傷,對於後期的紅旗軍發展不利。而慕王爺的藍旗軍中,壯年居多,而多有早年參戰鄰國敵襲紛爭,沙場經驗有足,這樣一來,既能滅殺叛賊,又能更大限度的保存新生力量,可謂是雙贏,這為其一。”
“二則,藍旗軍上下一心,派慕王爺的藍旗軍前往,上下將帥必定心潮激憤,群雄奮發,為國戰死沙場之勢肯定如日衝天,當下氣勢萬不可怠之,俗語說得好,何不趁熱打鐵,勢如破竹,滅殺叛賊,此為其二。”
“三則,派慕王爺去,到了地方郡縣也可以代天巡視,撫慰戰亂中的苦楚百姓,揚我大琉國威,憫皇上仁慈厚愛,此乃三全其美,補課不為。”
武將軍三個理由有理有據,既考慮軍事戰局,又合乎人之情理,簡直是事無巨細,無庇可尋,無懈可擊。
“這個……容朕再想想……。”秦慕楓是秦世天心中的一根芒刺,如果讓秦世天去帶兵應戰,他還是心有芥蒂。
“老臣附議,也甚為讚同武將軍之言,本來老臣還準備以必死之心決戰沙場,定當斬斷敵首,捷報頻傳,看來這個機會老夫是爭不過如日衝天的慕王爺嘍!”
國丈趙振海之言,讓群臣甚為不解,平日裏兩人多為不和,以往有議事之策,總是針鋒相對,不予苟同,每次都是爭的麵紅耳赤,不可開交,今日卻是出奇的一致,這不得不讓人疑惑。
這次連平日裏和武將軍不和的國丈趙振海都能放下國丈之尊,同聲附議武將軍之言,看來此事定是鐵板釘釘了,木已成舟,無法更改了。
“臣等附議”,“臣也附議”,朝堂的大臣們全都像商量好了一般,齊聲附和,附議武將軍之言。
武將軍是真心處於國家利益考慮,而國丈之心則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