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組織保障就是發育與戰略相匹配的組織體係。企業的運作是一群人有組織的集體行動。因此戰略的執行就需要組織支撐。筆者客戶“蕪柚工程”是一擬上市工程集團,其戰略上需要走EPC一體化的道路,但是該企業在營銷的組織上仍然是工程業務單元接工程的單子,設計業務單元接設計的單子,既缺乏統一的麵對客戶的營銷組織體係,也缺乏工程與設計單元營銷協同機製,結果企業仍然是工程業務加設計業務,一體化業務一直難以成長起來,一體化戰略僅成了開會與對外宣傳的說辭。
所有業務都是通過人來運作的,企業家在對未來設計時必須考慮人的因素。對外貿易公司尖材貿易集團曾經在做戰略時把各項目標定得非常高,理由是企業市場份額較小,市場上缺乏較強的競爭者,現存在巨大的機會。結果連續三年,戰略目標難以實現。究其原因發現,支撐戰略的人才隊伍不足。一方麵企業內部人才積澱較少,自身人才培養能力難以支撐戰略所需的速度。另一方麵雖然企業著手大量招募人才,但是人才獲取思路不清晰,招募能力有限,人才轉化能力有限,最終導致外招的人才從數量上、質量上也難以適應企業戰略的要求。因此要保證戰略執行不走樣,需要從人才支撐角度對戰略進行審視,看看企業是否準備好了支撐戰略所需人才的獲取思路、措施。
當然,組織保障、人才保障都是需要通過日常工作一件件做起來的。如果思路策略對頭,但就是不做,戰略的執行仍然會大打折扣。因此運營保障變得尤為重要。
運營保障包括三個方麵:運營計劃、運營分析、績效激勵。運營計劃是企業行動的作戰指令,也是企業資源的平衡器。缺乏運營計劃支撐,企業各機構工作隻能是各自為政,最終導致企業各單位步調不一致,戰略執行走樣。基於運營計劃的定期審查分析是企業運營計劃執行的追查機製,如果缺乏,企業將無法知道是否執行,執行的程度、效果如何。績效激勵是企業運營的發動機,企業運營的結果如果不通過考核落到執行者頭上並加以激勵,就無法保證運營效果的改善,戰略執行也就成了空話。因此運營保障就是將企業的戰略分解到年度、月度,並設立追查考核激勵機製,讓戰略牽引著企業的日常工作,成為企業日常工作的指針。
給戰略充足的理由,設立強製機製
戰略的執行,企業家的決心至關重要。戰略黑箱一直是戰略設計與執行的難題。企業的決策是有風險的,重大戰略決策更是需要冒險,是否願意放棄過去的成功,是否願意放棄已到手的利益往往是企業家精神的體現。然而是否具備企業家精神是企業家自身的命數無法改變的。但是在企業家既有的決策心智模式下,如何通過方法增加企業家對戰略執行的信心,給戰略一個可執行的理由卻是各企業常做的工作。如何給企業家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呢?一般不外乎以下方式:及時獲取環境信息,設立決策模型,設立強製機製。
及時獲取環境信息就是設立定期戰略環境變化信息的收集機製,較成熟的企業往往由戰略部門履行此功能,企業老板會定期收到企業所在外部環境的評估報告以及企業運行狀況的分析。小企業往往老板自己就會親自或找人配合去收集以上信息。及時獲取環境信息是戰略執行以及戰略修正的基礎,也會讓企業家決策時心裏有底。
每個企業家都有自己心裏對風險的偏好,這即構成了每個企業家自己獨特的心理決策模型。將這種模型完善並顯性化,將會成為企業家決策的好幫手。例如我們常見的悲觀估計、中觀估計、樂觀估計的決策樹模型就是使用這種方法。如果企業家通過模型發現舍棄過去的成功與到手的利益是有利的就容易堅定企業家的信心。
然而企業家的自控能力也是有區別的,有時即便是知道需要放棄,但是具體執行時卻難以割舍。因此設立強製機製就變得非常必要。有的企業在戰略決策時設立集體輔助決策機製,增加企業家一意孤行的難度。
充分溝通,利益引導
企業戰略的執行不得不麵對多種利益相關者,獲取利益相關者的支持往往是使戰略能順利執行的重要條件。如何得到支持呢?參與、溝通、引導往往是不變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