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頗具數學天賦的中學生(3 / 3)

有一次,王維克老師給學生們講一個有趣的數學難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二,五五數之剩三,七七數之剩二,問物幾何?這道題的意思就是:這堆東西不知道有多少個,三個三個地數,餘二個,五個五個地數餘三個,七個七個地數,餘二個,問這堆東西是多少個。這道題是個有名的難題,被稱作“物不知其數”。在我國古典數學中,較早問世的《孫子算經》首創了這類題目,也找出了解題的定理。傳說韓信點兵法就運用了這個解題法,後來傳到西方,被稱為“孫子定理”。這道費解之題,不知耗盡了多少人的智慧,也不知鍛煉了多少數學家的頭腦。這一曆史上的名題對於中學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那是太難了。

王維克老師為了引起學生注意,強調題目之難,故意念得緩慢清晰。他的原意是為啟發學生對數學奧妙的興趣,激起學生努力追求的信心,根本沒有指望學生們能回答上來。其實這道題應該用“餘式定理”來解析,就是《孫子算經》裏講的方法。初中生根本不知“餘式定理”是怎麼回事,更不知道《孫子算經》為何物,怎麼可能得出答案來呢?王維克老師念完了題目,就準備繪聲繪色地給學生們講解。

“23!”王維克老師的話音剛落,華羅庚的答案就脫口而出。王維克老師大吃一驚,睜大眼睛,足足盯著華羅庚看了半分鍾。他絕沒有想到初二學生能解出來,更沒有想到解得這樣快。以他的學曆和經驗,認為這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他半信半疑,以為是“瞎貓碰著死耗子”,華羅庚偶爾蒙上的。於是他叫起了華羅庚,又出了一道“物不知其數”的題目。誰知仍然是話音剛落,華羅庚就隨口說出了答案,並且準確無誤。這下子王維克震驚了,相信了,他似乎看到了華羅庚大腦中數學細胞放出的火花。對華羅庚著實另眼相看了。

其實,華羅庚並未學過《孫子算經》,更不會餘式定理。他是以如下的妙法思考的;三三數之剩二,七七數之剩二,餘數都是二,此數可能是3×7+2=23,再用5去除,恰好餘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數。王維克老師問華羅庚是怎樣算出來的,華羅庚才把上述思考方法說了出來。王維克心想:這不正是餘式定理的應用嗎?沒有學過餘式定理的小孩子竟能想得到,實在是不簡單。

王維克老師開始注意華羅庚了。每次上數學課,華羅庚總是精力非常集中,深沉地思考問題。有時老師講完了課,華羅庚還提出一些與課程內容有聯係的或大大超出課程內容的問題,王維克都給詳細講解,他也能聽得明白。在20世紀初那個年代,中學的課程比較簡單。數學課在一年級時仍然是算術,什麼堆積問題,方程問題,行程問題等,到了二年級時才接觸簡單的代數和幾何。華羅庚學起這些課程,感覺非常輕鬆,有時還會覺得很不解渴。王維克看出了他對數學的興趣和潛力,就有意培養他,時常給華羅庚出些超出課程內容的題目,讓他自己看書去做題,很多時候華羅庚都能得出正確答案。

有一次,王維克老師在講完代數一次方程的解法之後,給華羅庚出了幾道二次方程和三次方程的問題。實際上,二次、三次方程是當年高中的課程,其解法涉及許多代數知識,當然那些知識華羅庚還沒有學過,按常理是解不出來的。王維克隻是想難一難華羅庚,以免他產生驕傲情緒。同時也讓他了解數學知識十分豐富,引起他的學習興趣。華羅庚拿起這些陌生的題目以後,開始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他並不氣餒,他向王維克借來書籍,自己回家學習。雖然老師沒有講,但是他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於做完了那幾道題,王維克批閱之後,竟然完全正確。王維克十分高興,特意找來華羅庚,給他講怎樣看書,怎樣理解,指導他提高自學能力。

由此,王維克老師認定華羅庚是有數學天賦的。他就經常給華羅庚一些超出課程難度的數學書看,還經常個別進行輔導。在王維克的教導下,華羅庚的數學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初中生的水平。因此,王維克特別批準,華羅庚可以不參加任何數學考試,任其自由活動,而成績單上一律是滿分100分。

華羅庚對王維克老師非常尊重,非常願意接近王老師,也時常向王老師請教問題。這倒不是因為王維克對他的恩賜,而是華羅庚從內心深處羨慕王維克淵博的學識,崇敬王維克關心窮人家孩子的品德,佩服王維克孜孜不倦追求學問的精神。王維克就住在學校的單身宿舍裏,每天晚上都要看書解題到深夜。在他的房間裏,除了一架書、一張床、一張桌子以外,別無他物。華羅庚經常到王維克的宿舍裏去,時常看到王維克伏案苦讀的情景,很為王維克的精神所打動。

金壇初中離華羅庚的家並不太遠,華羅庚放學吃過晚飯,時常就到王維克的房間裏來,王維克非常喜歡這個聰明的學生。華羅庚一來,王維克就指著書架對華羅庚說:“知識的海洋博大精深,數學天地廣闊無垠,奮鬥吧!小夥子,光明的前途和卓越的成功在等待著你,就看你對這些書是什麼態度了。”華羅庚明白這是老師在教導他多看書,多學習。於是他就在王維克的房間裏看書學習,兩個人不言不語,用心看書解題。老師學更高深的東西,學生學基礎的東西,互不幹擾。夜深人靜,小屋燈光明亮,隻能聽到偶爾翻書的聲音,鋼筆劃在紙上的沙沙聲,師生二人在知識的海洋裏徜徉,而受益最大的還是學生。他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學會了做人,磨煉了意誌,樹立了理想,養成了好習慣。這些對華羅庚的一生都受益無窮。

華羅庚成名之後,有人問他:“你是怎樣愛上數學的呢?”華羅庚回答說:“這與金壇中學的數學老師王維克有很大關係。”的確,是王維克發現了華羅庚的數學才能,是王維克對華羅庚精心培養,是王維克鼓勵華羅庚努力向數學高峰攀登,這對華羅庚後來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