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章 欲望及對欲望的恐懼(《遇上1967的女神》)(1 / 1)

看《遇上1967的女神》是在一個子夜。因為來了朋友,陪他們喝了很多酒,在夜半翻來覆去睡不著,於是索性起來,隨手摸出張碟,就在那裏打發子夜的時光。

這是一部才華橫溢的電影,拍得流光溢彩而又暗藏懸疑。這樣的電影對於世界和人性的陰暗有著匕首般的質疑,而對於自然和天道卻懷有一種簡單的虔誠。透過電影華彩無比的景致,我甚至可以嗅到陽光、青草、沙漠以及原始森林的味道,看到人性在絕望時升騰起的一股淺藍色煙塵。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生活在東京的日本男子整日裏心若止水,他的寵物隻是一些毒蛇和蜥蜴,有一天他在網上征購“女神雪鐵龍車”,並且得到信息:一個澳大利亞人有一部1967年的雪鐵龍女神車要出售,價格是35000美金,要的是現金。日本男人用電腦從銀行盜得一大筆錢之後,獨自來到澳大利亞。來到接頭的地方後,一個紅頭發的澳大利亞盲少女告訴他,那個想賣給他車子的混蛋因為跟老婆爭吵,一怒之下開槍殺了老婆,然後自己也自殺了,紅頭發盲女子還告訴他,那部雪鐵龍女神車本是她的,但被那個男子搶走了。現在,如果他還想要,隻要開車送她回自己曾經居住的沙漠,然後,就將這部車送給他。

於是日本男子帶著盲少女上路了。一路風光旖旎,在這美麗無比的風光中,盲人少女對日本男子產生了愛情,並告知了自己的身世。她的家在沙漠之中,這個女子是外公與母親亂倫的結果,她既是那個男子的外孫女,又同時是他的女兒。後來,這個男子又企圖對她不軌。而她的母親禁不住道德淪落的負重,自殺身亡,臨死前,放火燒毀了家。她這次回去,就是想殺死那個既是她外公又是她父親的人。而當她到了目的地之後,來到淘金的礦井中,真正地舉起槍瞄準那個已經精神崩潰的老人時,她實在沒有力氣扣動扳機了。她選擇了放棄,或者是選擇了寬容,以忘卻為起點重新生活。

這樣的題材總是讓人心悸的,就好像來到一個萬丈懸崖邊,隨時都有著失足的驚險。但導演卻能在這樣背水之戰中殺出一條血路來,在萬丈懸崖邊生出了翅膀。電影拍得悠揚而幽遠,沒有艱澀故作高深的思想,但卻有一種流動的詩意,絕處逢生,苦楚而雋永,如沙漠的河流。這樣的河流是人的欲望,也是生存的法則。這部電影的最大特點,是將最鋒利的刀刃直抵你的心髒,刺進去幾毫米,然後又跌落在地。鋒利到最極致,便有一種濃鬱的宗教感,和平而寬容,這便是超出仇恨之上的自然。

這部片子的導演是羅卓瑤,有人曾跟我提起她的《誘僧》,我沒有看過,我隻聽說拍得矯情而做作。也許羅卓瑤在移民澳大利亞之後,相比於浮躁的香港,在那個孤獨的大陸上,可以更多地麵對自然,充分地領悟到自然的精神與人性的迂回。

我一直愛看這樣的電影,也一直怕與這樣的電影麵麵相對。也許人性就是這樣。總有一些人願意用電影這種最現代的藝術方式去叩擊心靈的禁區,探究人性的青苔。在夜色之下,在陰霾之中,我總是被他們的離經叛道驚得目瞪口呆。這樣的題材總是契合了人類心靈中的某些暗斑,逃也逃不開,躲也躲不掉。人性是那樣的寬廣幽深,一不留神,就可以看到幾株別致的野玫瑰在邊緣之中自燦爛,放躲著誘人的火焰。

我明白人類永遠擺脫不了什麼,那就是———欲望以及對欲望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