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枯木逢春(2 / 3)

它走到一個山洞,就看到裏麵有亮光,它好奇,沿著亮光一直朝前走。

洞越來越大,有很多岔洞,它就隻朝有亮光的岔洞走去。

大約半個時辰,就看到洞內有一個古墓,“嘢,別人家的墓都在外麵,以吸天地之靈氣,怎麼這個墓反而修在這陰森森的洞內,是何居心?

墓的碑上刻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是杜甫寫諸葛亮的詩句。難道這是諸葛亮的墓?非也,他不是埋在漢中五丈原?”枯藤自言自語。

枯藤輕輕推開墓門,“誰?我在墓中睡了千年,為何打攪我的酣夢?”

枯藤一看,墓中之人居然坐立。立刻跪下,“我是清代小說家,《聊齋誌異》的作者,蒲鬆齡的,隻因穿越時空隧道,變成枯藤,幸得修仙少女劉夢書,澆山泉水,滋潤成人形,特來此墓。”蒲鬆齡一口氣說完。

“哈哈,太複雜了。我就問你為何打攪我的酣夢?”

“純屬偶然,你真是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有假包賠!”

“你不是在五丈原的嗎?”

“那是假的,不過,今天的相遇,不許跟任何人提起,否則,後果自負!我已經點了你的穴道,一旦提起此事,便萬箭穿心!”

“不敢,不敢!先生為何不出去,助皇帝打天下?”

“我一生忠誠於劉皇叔,感恩於他三顧茅廬,其他皇帝,沒興趣。你剛才說你是寫小說的,我這裏有古墓裏修行千年的心得,送給你,何許你有用。”諸葛亮從枕頭拿出一本書,遞給蒲鬆齡。

蒲鬆齡拿著一看封麵,《武穆遺書》,“這不是嶽飛大將軍的兵書麼?”

“還不是我投夢給他,他才有的。”

蒲鬆齡再翻過來看後麵,《穿越仙宗》,“怎麼回事兒,聽說諸葛孔明,料事如神,難道怕我反水?”

“哈哈,我睡了,快出去,別再打攪我!”諸葛亮倒下閉目養神。

蒲鬆齡又輕輕把墓門關上。

“傳說諸葛亮有很多墓,真真假假,而且,凡是盜墓之人,都是被亂箭穿心,今天,我為啥有這樣的狗屎運?”蒲鬆齡不信,又不得不信,有寶物作證。

蒲鬆齡快步跑出山洞,急忙躲在一個角落,翻閱《穿越仙宗》。

書中寫道,大凡穿越之人,必有善心,需有德行,還要有悟性,方能上乘。像蒲鬆齡、馬致遠、杜康之類,自持皮毛功夫,又沒有善行,如何不成枯藤老樹昏鴉?

“啊?居然把我們三兄弟當成反麵教材,以鞭策後者,他睡在那兒,怎麼知道的?”

蒲鬆齡即刻跪在地上,“諸葛孔明,人稱智多星,並非空穴來風,死了一兩千年,居然在墓中又成大智慧!”

蒲鬆齡又繼續翻閱《穿越仙宗》,“未來之世,有黴國滋擾,華夏複興,需大智慧,軟硬出擊,泱泱大國,終將滅其威風,威立於環球。”居然,未來的未來,已經推算出來,何等英明!

“明白了,既是穿越,必當去未來,有甚稀奇?看來,奇門遁甲,六壬大法,也不過如此!”

蒲鬆齡繼續翻閱,下麵有一句話提醒:蒲鬆齡先生,你要恢複人形,必須做三十件善事!“啊,一個墓中沉睡之人,怎麼又知我的事兒,對我如此垂憐?”

管他的來曆如何,既是指路,必有指路之法。蒲鬆齡愛不釋手,繼續翻閱,書中寫到,盜墓是捷徑,助窮人是歸宿。這好比殺富濟貧。富人死後將財物隨身攜帶,何不將此財物變成窮人的出路?

蒲鬆齡大受啟發,“就這麼幹,不說三十件,三百件,或許都能完成。”

於是,蒲鬆齡照葫蘆畫瓢,月光照耀之夜,就去尋找墓穴,盜得寶來,變成錢財,散給過路的窮人。

看官一定疑惑,為啥白天不加班加點,非要夜晚出擊?隻因,善事還未聚成,白天又還成枯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