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雕刻藝術在我國古代廣泛應用,古人利用怎樣的技術防止印章偽造呢?
首先,可用印的獨特形體來防偽。曆史上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花押印”。“花押印”又稱“押字”,始於宋朝,成熟於元朝,因此,又稱作“元押”。一般是上刻楷書姓氏,下刻八思巴文或花押。什麼是八思巴文呢?八思巴是元朝忽必烈時期的國師,他創造了一種拚音文字叫八思巴文。八思巴文極難辨識,有的文字還仿效了漢字的篆書筆法,尤其難認。用這種文字刻花押章的主要目的就是防偽。那麼,什麼是花押呢?花押,就是指個人簽名。古人花押簽名,從唐代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至宋朝時這一風氣已非常流行,不少文人墨客都有自己非常獨特的花押。而皇帝的花押可以說是最為特別的。它的外形,有點像寫得結構鬆散的“天”字,又像一個簡寫的“開”字,而實際上就是由“天下一人”四個字組成,四筆寫成。這種花押印有文有圖,極具個性特色,難以仿製,具有很好的防偽效果。
其次,古人在製印時,會特別做一些暗記,以區別真偽。比如,某些筆畫運用反常規刀法。再有,就是在比較隱蔽的地方有意留一個小點,或者微弱的刻紋,或是一段空白的斷邊等,好像是無意而為之,實則是有意而為之。
另外,印章的使用離不開印泥,而印泥的使用是非常有講究的。印泥的曆史已有兩千多年,它的品種很多,常用的如朱砂印,其色深紫紅,有人稱為紫紅砂。它是用漂製朱砂時沉澱在最下層的一種朱砂製成的印泥,鮮紅帶紫,厚重沉著,尤為美觀。其次是朱鏢印泥。它是用漂製時較上層的朱砂細末與艾絲、油等調製而成,略現紅黃色,比較清雅。此外,還有仿古印泥和黑色、藍色、綠色等印泥。特別講究的藝術家都有自己獨製的印泥,這種獨製的印泥也成了防偽的一種手段,有人仿製了印章,卻沒注意到印泥的獨特性,結果露出了馬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