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難以忘卻的回憶——寫在紀念父親百年誕辰之際(3 / 3)

父親對子女的愛,還體現在對我們的嚴格要求上。我和我丈夫金元都是“文革”前考上清華大學,畢業後留校工作的。20世紀70年代,我所在的清華大學化工係高分子教研室承擔了國防科委和教育部聯合下達的研製高強度、高模量新型纖維的任務。該項目屬國防軍工項目,國內無先例,難度很大。父親知道後,鼓勵我要知難而上,刻苦鑽研,一定要為國爭光。當他知道我們的項目有了一定進展,需要引進一台國外設備時,他親自向國防科委領導轉遞了教研室課題組的工作彙報,使項目經費很快得以解決。經過我們課題組全體同誌近10年(其中有一半時間是在“文革”期間)的努力,終於完成了任務,填補了國內空白。父親知道後非常高興。

1978年,金元考取了清華大學“文革”後首屆碩士研究生,1981年畢業。當時,部隊醫院急需工科院校研究生,金元被分配到301醫院超聲波室工作。到醫院報到後,父親非常認真地找他談話,向他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努力學習新業務新技術,認真鑽研,做出成績來;二是多聯係群眾,尤其要向老專家、老教授學習;三是少說話多做事。

遵從父親的教導,金元刻苦學習,努力鑽研業務,幾年時間裏他先後發表了17篇論文,與同事合作撰寫了《臨床超聲診斷學》等4部專著。獲得過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他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現代醫學分冊)中“超聲診斷”條目的撰稿人。1985年被評為副研究員。金元向父親彙報,說他沒有辜負爸爸的希望。父親聽後說:“有啥好誇的,你就應當這個樣子嘛!”

由於科研成績顯著,1985年金元擔任了301醫院黨委常委兼科訓處處長,負責全院的教學和科研管理工作。1987年,總後勤部讓301醫院民主評議推薦副院長候選人,根據專家們的推薦,301醫院黨委將金元作為副院長候選人之一正式上報總後。父親看到301醫院的報告後,把金元找來,問他:“醫院推薦你當副院長,你知道嗎?”

“開始我不知道,後來聽說了。”

“我是總後勤部部長,如果我同意你當301醫院的副院長,我以後怎麼領導301醫院的工作?這個問題你想過沒有?”

金元說:“爸爸,你的想法我完全理解,換位思考,如果我是您,我也會這麼考慮問題的。您放心,我還年輕,當不當副院長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把301醫院的科研和訓練工作抓好,落實您‘把解放軍總醫院辦成第一流總醫院’的要求。”

“你有這樣的想法很好,副院長不要當了,你今後的路還長著呢!”

幾乎沒有猶豫,父親就把金元的名字從候選人名單中劃掉了。人的一生雖然漫長,但機會卻很少,失去了這次機會,也許意味著還要經曆長久的等待,也許意味著將永遠失去提升的機會。但父親這樣做是出於公心,讓金元心服口服。因為父親自己就為我們做了表率。正如他所說:“作為一個共產黨員,任何時候都不能為個人利益患得患失。把個人利益看淡了,對職務的升降、調整都能坦然對待,身處逆境也會對革命忠心耿耿,什麼時候都感到問心無愧。”

在父親百年誕辰之際,回憶這些難忘的事情,更加增添了我對父親無盡的思念。對父親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他堅定的革命立場,無私的革命精神,寬廣的革命胸懷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將父親未竟的事業繼續進行下去,不辜負父親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洪煒,洪學智三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