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以後,洪部長讓軍事醫學科學院詳細測算戰士每人每天需要的食物營養和產生的熱量,讓有關部門認真論證各部隊的生產條件和能力,最後確定了“斤半加四兩”的具體指標。就在這一年年底召開的全軍後勤工作會議上,正式下達了爭取兩三年內實現“斤半加四兩”的任務。
洪部長既給任務,又給條件。除繼續抓好農場生產和連隊業餘生產以外,還陸續建立了旅團副食品生產基地和生活服務中心,使生產、采購、加工、供應、結算成為一條龍,集約經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時注重總結推廣典型經驗和先進技術,推動全軍農副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洪部長經常下部隊檢查指導,對搞好農副業生產提出許多中肯意見。比如說養魚,他主張魚塘挖深一點,搞立體養魚,水麵撒草養草魚,草魚拉屎鰱魚吃,鰱魚拉屎鯉魚吃,鯉魚拉屎蝦米吃,蝦米拉屎泥鰍吃。他到一個單位,總愛看農場和養殖場,看豬舍和菜地,看廚房和食堂,並經常與戰士同桌就餐,看“斤半加四兩”是否落實到了戰士的餐桌上。
實現“斤半加四兩”,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對於彌補國防費不足,支援國家經濟建設,減輕人民群眾負擔,保證部隊生活水平不降低,提高部隊戰鬥力,其作用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確實是一件利國、利民、利軍的大好事。
第四件事,嚴格執行“四菜一湯”的規定。
洪部長下部隊,堅持輕車簡從,反對前呼後擁。招待用餐,嚴格執行“四菜一湯”規定,不準突破,不準搞變通。
有一次,到總後直屬單位調研。第一天晚餐,按正常速度上菜,兩道菜之間相隔時間比較長。洪部長吃過四道菜後,說吃飽了,起身便走。單位領導明知菜還沒有上完,也不便明說,隻好陪同離席。第二天晚餐,上菜速度明顯加快,不等洪部長吃飽飯,已經上了六七道菜。洪部長問,昨天上四個菜不是很好嘛,今天怎麼搞的,為什麼增加了?到第三天晚餐,雖然上的是四道菜,但每道菜都換成大盤子,一個大盤子中放好幾樣菜,成了大拚盤。洪部長問,你們還有比這更大的盤子沒有?單位領導開始說有,但很快琢磨出是批評,便連聲說沒有了,沒有了。洪部長語重心長地說,你們想讓我吃好點、吃多點,是一片好心,但上菜多了,一是破壞規矩,二是造成浪費,三是可能有害健康,我們何苦來呢?
還有一次,在青島調研時住濟南軍區療養院。軍區和青島市有關領導想請洪部長出席,在地方賓館彙報商談有關問題後,安排吃個便餐。洪部長堅持不去地方賓館,而是安排在他住的療養院小樓內商談並用餐,招待標準同樣是“四菜一湯”。吃飯的時候,領導同誌一桌,隨員一桌,每桌有一隻燉雞算是主菜,隨員那一桌有八九個人,一人一筷子就快把那隻雞吃完了。當時在場的軍區管理局秦永華局長說,請人家來,就這麼簡單的“四菜一湯”,我看著都覺得臉上直冒火。
洪部長下部隊還有一條規矩,就是會議室內不準擺水果、糖果、香煙。有一年秋天,到臨潼療養院調研,在開座談會時,茶幾上擺放了這些東西。洪部長提出批評後,蘭州軍區後勤部孫洪珍部長趕忙解釋說,這都是部隊自產的,請首長品嚐一下。洪部長隨手拿起一塊包裝紙上印有地方生產廠家的糖果問,這也是部隊自產的嗎?孫部長不好意思地笑了,趕忙讓人把擺好的東西撤了。
在招待從簡問題上,洪部長如此嚴格嚴肅,如此一絲不苟,似乎有點小題大做,似乎有點不近情理。然而,正是從這些生活細節上,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最守紀律的共產黨人的自覺,看到一個最懂節儉的勞動者的本色。
洪部長的認真精神體現在方方麵麵,其認真程度可以用“太”、“最”、“特別”來形容。
現在,經常聽人調侃說,優點是認真,缺點是太認真。由此可見,太認真似乎已經不大合乎時宜,而馬馬虎虎、湊湊合合、得過且過、圓滑浮華等卻好像越來越有市場。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和憂慮。
毛主席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就最講認真。
我覺得,老部長洪學智同誌就最講認真,他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我們應當認認真真地學習他最講認真的精神。
(楊澄宇,總後勤部司令部原參謀長、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