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軍綜述(3 / 3)

0世紀80年代以前,雇傭軍都是以個人或團體為單位,他們策動政變、綁架暗殺、劫掠財物,在人們心目當中的形象極壞,被稱為“戰爭動物”。00年聯合國大會曾通過一項法案,禁止外籍雇傭軍這個職業,雇傭軍活動一度受到限製。

從90年代開始,雇傭軍開始逐步轉型。首先是搞集團公司化經營模式。全球現在大約有100多家這樣的雇傭軍公司,其中南非私營武裝公司(e)、si公司、軍事職業資源公司(pri)、黑水安全谘詢公司等四家規模最大。

其次他們與國家、政府等強力機構建立密切聯係。實際上,世界各大私營武裝公司都有很強的政府背景,比如一家名為戴恩國際公司的企業,它承包的最具知名度的項目,就是為阿富汗總統卡爾紮伊提供保鏢,替換原先由國防部長為他提供的當地保鏢。

三是以國家和大的跨國公司作為主要客戶,提供“直接戰爭服務”。以美國為例,私營軍事企業如今參與著美國軍隊所有重大海外部署行動,單是五角大樓一家,就啟用了0多家私營軍事企業,在伊拉克,大批的來自哥倫比亞、智利、南非甚至是韓國的外國雇傭軍活躍在各種崗位上,而且人數還在不斷的增加。

雇傭軍所帶來的巨大經濟誘惑教人無法抗拒。作為戰爭經濟的一部分,數目眾多的雇傭軍中介機構、中介公司每年從五角大樓拿到高達百億美元的合同。004年,除了直接支付給戰區雇傭軍人的費用外,美國防部還向私營軍事公司支付了00多億美元———占到其年度軍費開支的8%。另外,雇傭軍職業對世界各國退役軍人的誘惑最大。英美及一些發展中國家的軍人退役後仍身強力壯。但是,他們的收入並不如意,於是紛紛加入私人軍事公司,以賺到更多的錢。美國雇傭軍公司在伊拉克的雇員平均日工資為1000美元;塞拉利昂政府雇傭軍每人每月的報酬約為15萬到18萬美元,另外,還有一筆很高的人身保險費。

多種用途,備受各方青睞

各國對雇傭軍情有獨鍾,可謂原因多多。

首先,雇傭軍可以為境外軍隊作戰提供情報、工程和後勤支持。在美軍在波斯尼亞的行動中,雇傭軍起到了“積極作用”,不僅幫助培訓了當地士兵,而且為營一級、甚至旅一級的部隊提供了後勤支持。目前在伊拉克,美國在保安和後勤保障中大量使用了雇傭軍,其數量約占駐伊外國士兵總數的15%。對於美國來,使用素質較高、戰鬥力較強的雇傭軍,既可以克服兵員不足的問題,又能避免因正規軍傷亡過多而招致廣泛批評,還能輕鬆解決傷亡人員的善後問題,真可謂是一舉多得。

其次,為國家實現軍事目的充當“急先鋒”。在一些局勢緊張的地區,軍方可以利用雇傭軍繞過國會、政府和媒體的監控,達到自己的軍事目的,既可以使國家不違反法律,又可以在戰爭地區給另一個國家以軍事支持。1995年8月4日晨,克羅地亞政府軍發動了代號為“暴風”的軍事行動,僅僅三,自行獨立的“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便不複存在。此役表麵上和五角大樓毫無關係,但實際上這場軍事行動速勝的秘訣是美國的“軍事職業資源公司”提供的000名雇傭軍。

最後,成為不穩定地區的“戰爭工具”。由於雇傭軍的戰鬥力強,且價錢不太昂貴,因此雇傭軍作為臨時的“戰爭工具”大受歡迎。1995年,塞拉利昂政府曾兩次與e和si公司簽訂合同,請他們幫助政府打擊叛亂武裝,保護鑽石礦。非洲一些國家的反對派為了推翻政府,甚至有的恐怖組織為了有效襲擊目標,都紛紛使用外籍雇傭軍。

眾紛紜,褒貶評價不一

作為一種新的戰爭經濟形式,雇傭軍顯露出無限的商機。據估計,目前全球雇傭軍公司掌握著一個年收入約為1000億美元的巨大市場。到了010年,這個數字會提高到數千億美元。隨著美國對外戰爭的一些運作不斷私有化和外包,巨大商業利益帶動的雇傭軍活動不會停下。甚至西方一些學者認為,隨著軍事改革深入發展,雇傭軍甚至可能成為未來戰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

當然,輿論界對於雇傭軍也存在許多不同的聲音。首先,輿論普遍認為社會對雇傭軍的監管力度遠遠不夠。想開一家私營軍事公司,隻要有一家有政治背景、經濟實力的注冊公司就行了,而實際上這樣的公司僅僅是冰山之一角,政府對雇傭軍公司的規模、效益、訓練等情況都缺乏具體監督;在雇傭軍中,許多人早已是劣跡斑斑,在局勢動蕩地區,地方秩序往往已被破壞,這就給雇傭軍們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甚至作奸犯科創造了機會,像在伊拉克,美國的雇傭軍已經數次被報道參與虐俘醜聞。

其次是雇傭軍對弱國家構成了實際威脅。美國政府隨意顛覆其他國家政權的行為已對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國家人民構成了威脅。最近中南美洲政局的動蕩也隱約閃現著美國雇傭軍的陰影。有信息表明,在美國政府一手操縱下的海地政變,先是由大批裝備精良的雇傭軍武裝占領,然後前總統阿裏斯蒂德被綁架到了中非共和國,最終執政的民選合法政府被推翻。這和00年委內瑞拉政變情況大體相似。一句話,隻要有需要,私人軍事公司就能夠出現在那些五角大樓不願意、不方便出現的地點,代替其完成向全世界輸出美國軍事和外交影響力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