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的奢靡並沒有因為後宮一個小小美人的‘病死’而停止。當茯苓踏出吟霜殿,忽傳來一陣絲竹之聲。循著聲音行至一處大殿,一群俏麗的舞姬正在殿前翩翩起舞,舞姿曼妙,體態動人。唐玄宗與武惠妃高貴的端坐主位,興致勃勃的把酒言歡欣賞歌舞,說不出的痛快歡樂,儼然忘了此時某一處角落了正多了座孤零零的墳包。
“父皇、母妃,孝昌姐姐來了。”太華公主說完,便冒冒失失跑到門口拉住茯苓就往殿中走。
“參見父皇,惠妃娘娘。”茯苓喟然歎息一聲,緩緩施禮。
唐玄宗淡淡的掃了她一眼道,“起身吧,來的正好,你且評一下剛剛那支仙子舞怎麼樣?”
依言坐下,茯苓學著她們的樣子,端起玉樽抿了一口,清涼而又苦澀的酒液咽到腹中,如火灼一般燙。沉思片刻,她輕聲道,“既然是仙子踏雪起舞,仙子下凡,步步生蓮。雖然雪地很冷,但仙子赤足踏雪印上金蓮,是不是更貼切些?”
“甚妙,既顯示出仙子的出塵,又多了份純真!”唐玄宗尤為讚賞,臉上滿是溫雅的笑容,眼睛笑成了一條線 。
“皇上,舞馬準備好了,您是否可以擺駕前往看台賞玩?”高力士輕步上前提醒道。
唐玄宗頷首,“恰逢盛會,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兩位公主一同隨朕和愛妃欣賞舞馬如何?”
“是!”茯苓、太華公主齊聲附和。
一行人步履姍姍來到早已搭建好的看台。眾人落座後,幾十名年輕樂工並作三排,上百匹舞馬披著錦繡衣服,脖頸處帶著花環,分成兩部踏著節拍起舞,時而旋轉,時而一起跳躍,十分壯觀。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樂聲暫停時,舞馬銜著一隻酒杯,兩膝跪地徐徐而行,直至唐玄宗與武惠妃的麵前。
“哈哈哈!”唐玄宗爽朗的笑聲響徹雲霄,“朕的兩位公主,歌詠一首詩評價這舞馬盛況,誰詠得好,朕就將番邦進貢的漢白玉百花冠賞賜誰。”
雖然不想爭奪什麼百花冠,茯苓也不想輸的太難看,騎虎難下,她隻得在記憶裏搜索一番,確定做詩人尚未出生,才大膽建議改造了些許吟了出來,“月氏龍孫四百蹄,驕驤輕步應金鞞。曲終似邀君王寵,沐浴聖恩不敢啼。”
“好詩!太華,你的呢?”唐玄宗麵含微笑滿是期待的望著太華公主。
太華公主臉色驟然一紅,訕訕地說,“父皇明知道太華不善詩詞,您這不是為難兒臣嘛!”
“既然這樣,朕算你自己認輸了。”唐玄宗不以為意,顯然他沒注意到他身邊武惠妃倏忽蹙起了黛眉俏臉已如寒冰狀,仍火上澆油的說,“力士,將漢白玉百花冠賞賜給孝昌公主。”
“百花冠巧奪天工,配仙子般的美人才不算褻瀆。父皇如果不介意,兒臣願把它轉贈給太華妹妹。”茯苓立刻反應過來不該鋒芒畢露,圓滑的主動轉贈。
然而武惠妃已經對她失去好感,皮笑肉不笑的說,“公主嬌豔如花,宛若天人,以本宮看孝昌比太華更配得起那百花冠。”
暫且高興吧,花無百日紅,本宮到時候會讓你後悔觸了太華的黴頭。惠妃暗想。
俘獲一個人的歡心很難,但失去一個人的歡心,隻需要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