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周滅亡 天下大亂(3 / 3)

幽王另用虢公、祭公與尹吉甫之子尹球,並列三公。三人皆讒謅麵諛之人,貪位慕祿之輩,惟王所欲,逢迎不暇。

一日,涇、河、洛三川,同日地震,周幽王不加理會,大夫叔帶幾度勸諫,譏諷三公,被虢公得知,於是在周幽王麵前進讒言,遂將叔帶兔官,逐歸田野。

叔帶歎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吾不忍坐見西周有‘麥秀’之歌”。

於是攜家竟往晉國。——是為晉國大夫趙氏之祖,趙衰趙盾即其後裔也。後來趙氏與韓氏三分晉國,列為諸侯。此是後話。

卻說大夫褒晌,自褒城來,聞趙叔帶被逐,急忙入朝進諫:“吾王不畏天變,黜逐賢臣,恐國家空虛,社稷不保。”

幽王大怒,命囚晌於獄中。

卻說賣桑木弓箕草袋的男子,懷抱妖女,逃奔褒地,欲行撫養,因乏乳食,恰好有個蟻大的妻子,生女不育,就送些布匹之類,轉乞此女過門。撫養成人,取名褒姒。

論年紀雖剛一十四歲,身材長成,倒象十六七歲及鋅的模樣。更兼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指排削玉,有如花如月之容,傾國傾城之貌。一來姒大住居鄉僻,二來褒姒年紀幼小,所以雖有絕色,無人聘定。

卻說褒響之子洪德,偶因收斂,來到鄉問。湊巧褒姒門外汲水,雖然村妝野束,不掩國色天姿。

洪德大驚:“如此窮鄉,乃有此等麗色”

於是起了私心:“父親囚於鎬京獄中,三年尚未釋放。若得此女貢獻天子,可以贖父罪矣。”

遂於鄰舍訪問姓名的實,歸家告母曰:“吾父以直諫忤主,非犯不赦之辟。今天子荒yin無道,購四方美色,以充後之宮。有姒大之女,非常絕色。若多將金帛買來獻上,求寬父獄,此散宜生救文王出獄之計也。”

其母曰:“此計如果可行,何惜財帛。汝當速往。”

洪德遂親至擬家,與似大講就布帛三百匹,買得褒姒回家。香湯沐浴,食以膏粱之味,飾以文繡之衣,教以禮數,攜至鎬京。

先用金銀打通貌公關節,求其轉奏,言:“臣晌自知罪當萬死。晌子洪德,痛父死者不可複生,特訪求美人,名曰褒姒,進上以贖父罪。萬望吾王赦宥”

幽王聞奏,即宣褒擬上殿,拜舞已畢。幽王抬頭觀看;姿容態度,目所未睹,流盼之際,光鮮亮人。龍顏大喜。——四方雖貢獻有人,不及褒姒萬分之一。——遂不通申後得知,留褒擬於別宮,降旨赦褒晌出獄,複其官爵。

是夜幽王與褒姒同寢,魚水之樂,所不必言。自此坐則疊股,立則井肩,飲則交杯,食則同器。

一連十日不朝。群臣伺候朝門者,皆不得望見顏色,莫不歎息而去。此乃幽王四年之事。有詩為證:折得名花字國香,布荊一旦薦匡床。風流天子渾閑事,不過龍禾已伏殃。

褒妃雖有專席之寵,從未開顏一笑。幽王欲取其歡,召樂工嗚鍾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臨,褒妃全無悅色。

幽王問曰:“愛卿惡聞音樂,所好何事?”

褒妃曰:“妾無好也。曾記昔日手裂彩增,其聲爽然可聽。”

幽王曰:“既喜聞裂增之聲,何不早言?”

即命司庫日進彩增百匹,使宮娥有力者裂之,以悅褒妃。可怪褒妃雖好裂增,依舊不見笑臉。

幽王問曰:“卿何故不笑?”褒妃答曰:“妾生平示笑。”

幽王曰:“朕必欲卿一開笑口。”

遂出令:“不拘宮內宮外,有能致褒後一笑者,賞賜千金。”

虢石父獻計曰:“先王昔年因西戎強盛,恐彼入寇,乃於儷山之下,置煙墩二十餘所,又置大鼓數十架,但有賊寇,放起狼煙,直衝霄漢,附近諸侯,發兵相救,又嗚起大鼓,催趲前來。今數年以來,天下太平,烽火皆熄。吾主若要王後啟齒,必須同後遊玩儷山,夜舉烽煙,諸侯援兵必至,至而無寇,王後必笑無疑矣。”

幽王曰:“此計甚善”

乃同褒後並駕往驪山遊玩,至晚設宴儷宮,傳令舉烽。大舉烽火,複擂起大鼓。鼓聲如雷,火炮燭天。

線內諸侯,疑鎬京有變,一個個即時領兵點將,連夜趕至儷山,但聞樓閣管箭之音。幽王與褒妃飲酒作樂,使人謝諸侯曰:“幸無外寇,不勞跋涉。”

諸侯麵麵相覷,卷旗而口。褒妃在樓上,憑欄望見諸侯忙去忙回,並無一事,不覺撫掌大笑。

幽王曰:“愛卿一笑,百媚俱生,此貌石父之力也”遂以千金賞之。

至今俗語相傳“千金買笑”,蓋本於此。髯翁有詩,單詠“烽火戲諸侯”之事。

可想而知,最後犬戎大鬧鎬京,周幽王燃烽火求救於諸侯,而諸侯不至,最後城破被殺,褒姒被擄,成為犬戎主玩物。

周平王繼位,遷都洛邑,即為日後洛陽,西周滅亡,東周開始,天下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