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經三年時光,丞相伊尹與迦什摩騰,竺法蘭兩位阿羅漢終於返回都城。伊尹報於成湯,成湯接見了兩位阿羅漢,下了旨意,允許二位尊者選取道場,作為宣講妙法之地。
更是敕建了一座廟宇,叫做白馬寺,紀念白馬馱經功勞。
二人查驗風水,看準了當時的清涼山,道家又稱為紫府山,想要在道觀雲集之處建造廟宇,卻被排擠於是上奏成湯。
成湯亦是麵臨巨大的壓力,因為三皇五帝治世時是以“道”治國,五帝時代是以“德”安邦,玄門眾人遍布朝堂、鄉井之間,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發作起來就顯示出巨大的威力。
成湯為了安撫重臣,又不能言而無信,整日愁眉苦臉,苦思解決之道。這日,剛剛入夢,就見那隻玄鳥再次出現,給成湯出謀劃策,而且讓成湯做一件事情,來償還人情。
第二日,早朝期間,有左相伊尹再次上奏,要成湯定奪伊尹山歸屬。成湯發下諭旨,言道:“自古我人族隻聞玄門道德之事,不聞西方化外之法,不如開場辯經大會,辨別二者高低優劣。”
眾人聽聞,盡皆覺得合理,於是二位阿羅漢和一眾清涼山道士約定。約期焚經,以別真偽。就一個問題展開辯論,輸的一方焚燒自己一部經典;提問雙方輪流換,不想結局讓人大吃一驚,清涼山道門典籍被焚燒一空,而迦什摩騰、竺法蘭帶來的經文卻完好無損。
朝野之間傾向於玄門的眾人盡皆無言,不得不把整個清涼山分與西方教。而後因為典籍被毀,加上皇室恩賜,道門日漸頹微,整個清涼山被西方教據為己有,改名為‘五台山’但是玄門勢力的反撲自此從未停息,雙方為爭奪信仰,找朝野之間展開了殊死搏鬥,卻被掩蓋在一片安寧的假象之下。
西方教雖說傳道困難重重,但是自此五台山成為西方教道場之後,不斷有西方極樂世界的比丘,珈藍,護法,金剛降臨顯身,普濟眾生,西方教勢力在民間發展迅速,牢牢壓製道門。
西方二位聖人看著日益濃厚強盛的氣運和不斷增長的道行,欣喜不已,更是越發勤勉,不斷開壇講道,為一眾弟子釋疑解惑。
而玄門三清道尊亦是察覺自家大教氣運開始稀薄,被西方教吸納,通天教主按捺不住,計劃求計於師兄。
通天教主喚來水火童子,牽來奎牛。跨上其背,慢悠悠往玉虛宮而來。
元始天尊正在玉虛宮運轉元神,靜心參悟道法。陡然睜開雙目,拿起三寶如意,一敲雲床。不時白鶴童子進殿,吩咐道:“去將你南極仙翁師叔喚來,去山外迎接通天聖人。”
白鶴童子領法旨而出,在桃園找到南極仙翁,將大老爺法旨傳了。南極仙翁依命而行,來到昆侖山前。靜候教主。半響,就聽東方天際一片環佩叮咚之聲傳來,清香之氣襲地,在一團清澈雲光中一本牛四蹄踏著雲團,載著一青袍道人而來。
教主下了坐騎,受了拜禮,往昆侖山頂而來。到得山巔,就見有白鶴童子守在門前,為教主通報,開啟門戶。教主跨入大殿。
元始天尊一指,地上雲氣翻滾,升起一座與自己一般無二的雲床來。請教主落座。
教主一落座,就迫不及待地對元始天尊言道:“師兄想必也覺察了吧,西方二位不知道耍了什麼陰謀詭計,騙取女媧娘娘,將人族氣運分享與西方,讓西方教在南瞻部洲人族間站穩腳跟,如今還裝神弄鬼,讓人皇支持西方教,我道門氣運發發可危,師兄可有良策?”
元始天尊思忖片刻,開口道:“老子師兄為長,還是去八景宮一趟為宜”
通天教主聞言,眉宇一陣灑然,點頭道:“不錯,大師兄位居我等之長,當有妙策,解此災劫”
二人出了昆侖山,通天教主坐著條牛,元始天尊則上了九龍沉香輦,坐了飛來椅,由南極仙翁控製車架,兩位教主往八景宮而來。
而媧皇宮女媧娘娘則秀眉微蹙,盯著聖人異象。不知道想什麼;西方極樂世界中接了道人手中念珠一頓,而後若無其事的繼續撚動,隻是周身開始波動的光明火焰顯示出內心的不平靜。
二位教主來到玄都洞時。早有玄都*師侍立在門前,等候二位教主。
玄都自去招待南極仙翁,二位教主入了洞,進了八景宮,見了老子,一一坐了蒲團。
通天教主將自己在玉虛宮所言又說了一遍,老子聞言,歎道:“貧道還需二位師弟相助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