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臣皺眉道:“剛剛接到情報,蒙古人已經停止進攻淮南西路了!”
朱勇哈哈笑道:“定然是懾於我軍兵鋒,因此才不敢繼續進攻了!”
張良臣卻搖了搖頭,“恐怕沒有這麼簡單!我軍雖然搶先一步占領襄陽,但對於淮南西路,元軍應該還是有把握的!可是他們卻停止了進攻?他們究竟想幹什麼?”
蕭山憂心忡忡地道:“會不會韃子已經和攝政王達成了什麼協議?”
張良臣眉頭一皺,“蒙元可能有此想法!目前蒙元的真實意圖還難以判斷,誰也無法肯定,我們目前知道的所有情況是不是迷魂陣!”
朱勇一臉懊惱地道:“這些韃子也真是的!擺明車馬打個痛快多好!居然也學人耍起了陰謀詭計!”
眾人哈哈一笑。張良臣思忖道:“以不變應萬變!以目前我軍的態勢,不管韃子想要幹什麼,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取得突破!”
眾將點了點頭。
“蕭山!”
“末將在!”
“襄陽戍衛軍的整編工作進行得怎麼樣了?”
“已經完成!按照漢王的要求,淘汰了老弱和不可靠的將士!目前十萬人馬,堪稱精兵!”
張良臣點了點頭,思忖道:“光化,是我軍與京兆府聯係的咽喉之地,如果被韃子偷襲切斷,我軍的處境就麻煩了!必須確保萬無一失!”看了蕭山一眼,“你立刻前往光化坐鎮!另外我再給你增加兩萬戍衛軍!”
蕭山抱拳應諾,疾步離開了。
張良臣的目光回到沙盤上,‘伯顏你究竟打得什麼主意?真的要放棄南下計劃強攻洛陽地區?趙碧青,你會與韃子聯合嗎?’
視線轉到臨安皇宮。
“諸位,對於忽必烈的提議,你們怎麼看?”趙碧青看著下麵幾位肱骨之臣問道。
樞密院使吳潛道:“雖然這是忽必烈的陰謀,但是他有一句話說得對,‘臣已不臣’,如果我們坐視不理,後果不堪設想!”
樞密院副使,文天祥,道:“漢王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誅滅叛逆乃必然選擇!隻是,如今的局麵我們更應該跳出原有的坑去看問題!我們不妨將張良臣視為一個完全的獨立的國家來考慮我們的策略,這樣才不會被細枝末節遮住了視線!”
吳潛皺眉道:“皇統大事,怎能說是細枝末節?若不對張良臣予以製裁,難保不會有人效仿!”
文天祥反駁道:“恕我直言!若數年前,張良臣從軍之時便是攝政王當權,張良臣也不會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朝高坐上首的趙碧青一抱拳,“百姓是否會反叛,不在於是否有前人榜樣!若要說這一點的話,幾百年前的太祖,唐初李氏家族,豈不都是榜樣?百姓是否反叛,僅僅在於廟堂是否清廉自守!百姓是否能養家糊口!若如賈似道姐弟當權之時,難道沒有榜樣,就沒有人造反嗎?”
吳潛啞口無言,他雖是忠潔之臣,但就能力而言,比文天祥就差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