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化身謝風,遇到了自己的至愛,卻又不敢愛不能愛。因為他甚至不知道謝風和陳友諒哪個是真正的自己,更不知道他所愛的那個人愛的是哪個自己,這是他一生的悲哀。從此以後,他開始變得和他父親一樣,暴虐、多疑、冷漠。他拋卻了所有關於謝風的夢,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陳友諒,成為曆史上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
陳友諒這個人物是我在看電影《搏擊俱樂部》時受到啟發而構想的,《搏擊俱樂部》是一部黑色電影。它以一種極端偏激的手法,用暴力和血腥告訴人們活在金錢、利欲的枷鎖裏是一種人性的缺失。電影裏的男主角長期壓抑於高節奏的都市中,漸漸開始性格分裂,深刻的無助和掙紮激發出他內心深處的另一個自己——無所顧忌、放浪不羈的泰勒。泰勒的出現,像神一樣引導了一個又一個在都市的水泥森林中苦苦掙紮的人,讓他們突破自己,放棄自己,在不斷地死亡中獲得自由與新生。然而,隨著事件一步一步升級,所有的一切再也不由他的控製,他終於意識到,泰勒不是神,而是另一個自己,一個渴望掙脫命運枷鎖,通往自由的自己。
《搏擊俱樂部》像一個導火索,點燃了我所有關於陳友諒的想象。然而,我說過,故事源於生活,真正讓我賦予陳友諒最真實豐富的性格的還是我身邊的真實經曆。原本,我並不認為這世上存在泰勒這樣矛盾的人,直到我真的遇到了,我才發現人人心裏都有一個泰勒,但人人都成不了泰勒。
我也不例外,我的內心也蟄伏這樣一個關於泰勒的渴望,也曾經被人點燃過。然而,火光過後,我才明白,泰勒不過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但無法否認的是,這個夢給我的人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和衝擊。它讓我不再盲目蒼白的活著,而是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也正是因為這個夢,才有了陳友諒,有了韓宛棠,有了一塵大師,有了這部書裏一個個鮮活的傾注了我所有情感的角色。
關於一塵,他的存在告訴我們,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渴望去成為另一些人,卻不知道你所渴望的人也有著同你一樣的煩惱和痛苦,就連我後文中所講的山間老者也不例外。他能知興替、窺天道,超然物外,卻依舊有放不下的事,否則他也不會三番五次地出山點化世人,又收下這幾個徒弟,讓他們了結亂世,一統江山。
有瑕疵才有完美,正是有這些世外高人一同卷入戰爭風雲,才能體現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大無畏精神,才能揭示出戰亂濁世時的黑暗與天道不仁。這是我寫這本書,所想表述的另一層意思。
最後作為一個女人,我不得不濃墨重彩的去描摹掙紮在亂世風雲中的那一段段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畢竟,死亡和愛情,是永恒的主題。
所以我以韓宛棠為主線,寫她的一生,如何愛而不得,恨而不能。寫一個女人,如何在亂世中飄零輾轉,以其柔軟的肩膀擔起半壁江山,力挽狂瀾。為什麼她能有這樣的力量?為了愛,為了恨。
這絕不是一本單純的言情小說,但歸為言情也絕不為過,畢竟我是以女性視角,以愛情為主線來布局全局。
我隻希望以這本書,告訴千千萬萬的讀者我所感悟到人生和我所揣摩的曆史真相。若有人能夠產生共鳴,從中獲益,餘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