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回家,看見師傅們正“叮叮嘡嘡”組裝書架,米爾德頗感意外,“媽,你不是說女人不需要讀這麼多書嗎?你說讀書隻是為了增加自身價值,是為了能吸引更好的男人。”
“現在想法不是變了嗎?”楊錦繡瞅了她一眼,“來上海後明白了,在這無親無故的大城市,沒點真才學識還真不行。你要能找個好的男朋友當然好,可找不到我們也得活呀。”
“覺悟挺高!”米爾德也瞅了媽媽一眼,嬌嗔道:“不過女人的心啊,說變就變,媽,你經常是個矛盾體。”心裏卻是美滋滋的。
米爾德其實很想爸爸,不管做什麼事,吃了什麼東西,去過什麼地方,看一部無聊透頂的流量劇,她都能條件反射一樣地想:要是爸爸也在該多好啊!
她知道媽媽其實也在想,但倆人就像約好了似的誰也不說,直到那天裝書櫃的師傅們幹完活走了,母女倆齊心協力將書櫃靠牆擺放好,搖一搖有些晃,於是想找工具將兩列書櫃固定在一起。可是,家裏並沒工具。
師傅們已經走遠,不好就此小事再打電話叫回來。楊錦繡忍不住感歎,“家裏沒個男人真的不行,連個螺絲刀都沒有。哎,要是有個男人,組裝費也能省下不少呢!”
“組裝費多少錢?”米爾德好奇。
“就這兩列小書櫃,一個鞋架,一個小桌子,連同運費小400了。”
米爾德聽了有點心疼,第二天就跑去買了一套工具,要不是楊錦繡攔著,她連電鑽都扛回家了。隻是她從沒有接觸過這些東西,買回家後就幾乎沒用過。可自從有了個工具箱,又修了一次保險絲,米爾德照鏡子的時候都覺得自己身上多了一些男子氣味兒。
楊錦繡現在才知道女兒每天多麼辛苦。她要睡美容覺,每天早早就睡了,有時半夜一點多醒來還能看到女兒房間裏亮著燈,敲門進去,見她還在寫稿。
“別寫了,寶貝。”楊錦繡心疼,“明天寫不行嗎?”
“明天還有明天的事呀!”
“媽知道在大城市不勤奮不行,可這麼辛苦,長期下去老得很快的。”
“休息一下就滿血複活了,而且我也不是一直這麼辛苦。”米爾德向媽媽坦白,“你覺得我很辛苦,可我美的很呢。媽,你知道嗎?我剛來上海的那兩年也是混日子的,還欠了不少債,那時的我可沒現在這麼快樂。”
“欠債?那你怎麼不和爸爸媽媽說?”楊錦繡脫口而出,說出來了才意識到她自然而然地將一家三口綁在了一起,就好像沒離婚前的日子。
“都過去了。”米爾德也意識到了,卻假裝沒介意,“媽,人要努力,不分男女。”
“那我不打擾你了,早點忙完早點睡吧。”楊錦繡不忘叮囑,“太辛苦了更要吃的好,你平時午飯吃好點,可別省錢。”
後來,她的廚藝就越來越好了。再後來,米爾德時常中午就不訂外賣了,每周至少有一兩次帶著楊錦繡給做的飯,還有水果盒,有時還有酸奶。她用蕭乾送的帆布包裝著,有時會想起她曾取笑過的張蓉的便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