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實現基層組織建設新突破(3 / 3)

2.要加強製度建設,用製度所具有的約束、強製、保障等剛性特點去完善和健全基層黨建的運行機製,促進基層黨建活動科學化、製度化、規範化。這些年,我們黨製定了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上的一係列符合新時期特點的重要製度、條例、規範。如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條例、普通高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條例等,提出了加強製度建設的一係列原則、思路、措施。各地各級基層組織根據各自實際就加強自身建設也製定和提出了一係列具體的製度,黨的製度建設取得的進展是有目共睹的,但也應看到,黨的製度建設方麵差距還很大。有製度不夠健全,不夠配套,不夠係統的問題,但最主要的還是製度上的形式主義,製度得不到認真執行。因此,在製度建設上,在加強製度體係建設、建立一套富有時代特色、具有實用價值的科學的黨的工作製度體係的同時,要特別強化全黨對製度權威性的認識,形成有利於推進黨的製度建設的良好氛圍,並狠抓各項製度的落實,使製度建設確實在指導黨的工作、調整黨內關係、規範黨員行為上發揮出它的作用。

3.關鍵要把基層領導班子建設好。加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建設,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基層黨組織戰鬥力的關鍵。實踐證明,哪裏的領導班子團結堅強,工作得力,哪裏的黨組織戰鬥力就強,各項工作就能搞得好。反之,如果領導班子軟弱渙散,各項工作就搞不上去,甚至成為突出問題的滋生地。因此,必須把班子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上。在班子建設方麵,首先要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按照“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選好人、用好人。要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質好,文化知識水平高,基層經驗豐富,群眾基礎紮實的黨員選拔到領導班子中來。要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大力抓好基層班子成員的培養教育,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要把加強基層班子建設與解決基層存在的突出問題結合起來,使基層班子成員在解決基層大量矛盾中接受考驗,得到鍛煉。在班子中,“一把手”非常重要,他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員,又在班子中處於關鍵地位,負有特別重大的責任,一個班子的狀況怎樣,同“一把手”關係很大。因此,在班子建設中,最重要的是對“一把手”要選好配強,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

4.加大基層反腐保廉工作力度。這些年來我們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重點是抓黨政機關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

廉潔自律的重點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查辦案件的重點也是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因為這些同誌思想作風和工作好壞,關係到一個地區、一個部門。因此,把黨風廉政建設的重點放在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幹部這個方針今後還要堅持。但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麵向全黨的工作,並且基層幹部腐敗的情況,已經到了不容忽視的時候了,因此,在重點抓好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的同時,也要注意加強基層的黨風廉政建設。基層反腐保廉總的要求是標本兼治,通過切實有效的措施,使基層領導幹部做到“四不”。首先,要嚴格教育,幫助基層領導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幹部應當廉潔為民,不應該腐敗。還要通過教育,使基層領導幹部認識到中國還有上千萬人口沒有脫貧,企業下崗工人很多,他們的生活還很困難,社會上盼望黨和政府救助的人還不少,使他們感到不忍心去腐敗。同時,要健全機製,加強管理,加強監督,實行政務、村務、廠務公開,讓基層領導幹部想腐敗而不能腐敗。再次,要加大對基層領導幹部腐敗案件的查處力度,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該開除黨籍的就開除黨籍,該法辦的就法辦,使大多數基層領導幹部不敢腐敗。

5.要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落實到日常解決群眾廣為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扶貧幫困工作中,樹立在群眾中的威信。基層組織是黨和政府聯係群眾的橋梁,黨和政府在群眾中形象如何,威信怎樣,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層組織的工作,取決於基層組織為群眾做了什麼,解決了什麼問題,給群眾帶來了多大實惠。現在,一方麵,基層問題很多,基層矛盾很突出,一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影響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群眾很不滿意。一方麵,部分基層黨員、幹部宗旨意識淡化,對群眾的態度生硬冷淡,一事當前,有利的就幹,不利的就不幹,把為人民服務變為有償服務,有的甚至吃拿卡要,欺壓百姓,這就要求在推進基層組織建設過程中,廣大基層黨員要強化黨的宗旨觀念,堅持走群眾路線,防止和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當地經濟,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帶領群眾實現共同富裕。特別要關心群眾疾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當前對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困難企業職工、離退休人員、貧困地區和受災地區群眾,更要有拳拳之心,赤子之情,更要多一份關愛,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扶危濟困的工作,通過基層組織的工作,使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溫暖,從而增強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重樹黨在群眾中的威信。

6.要更新工作方法,增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成效。這些年,應該說多數基層組織在自身建設方麵還是做了工作,並想把工作做好,但效果不是都很好,其中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新時期基層組織建設缺乏時代感,沒有針對性。許多基層組織工作仍然停留在戰爭年代和計劃經濟時期形成的思維定式之中,工作方法和活動方式一成不變,對新形勢下的新情況普遍研究不夠,對出現的新問題束手無策。這種狀況嚴重影響了黨的基層工作的開展,影響了黨的基層工作的成效。過去,我們黨在基層組織建設方麵創造了一係列行之有效的成功做法,對此要繼續堅持並結合新的實際加以運用。但我們不能僅僅依靠老經驗,老辦法,必須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麵對基層黨組織建設新的實際,以改革的精神在實踐中積極探索,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造新經驗。基層組織建設的成效最終要用本單位、本部門兩個文明建設的實際成果來體現,基層組織建設必須也隻能圍繞黨員幹部群眾最關心、最需要和從事的具體實踐工作設計好工作載體、活動內容、方法,形成基層黨建工作與基層單位兩個文明建設具有內在聯係的運行機製。隻有這樣,才能解決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虛”和“實”的脫節,才能解決“兩張皮”的問題,也才能使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真正地發揮作用,顯示出強大的生機和活力。

7.在國有企業和農村實現基層組織建設的率先突破。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居於主導地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關係國家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根本問題。我國人口絕大部分在企業和農村,企業和農村中的黨員和黨的基層組織占全黨比重很大,這裏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在全黨的建設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盡管這幾年,企業黨建和農村黨建都有所加強,但相對來說,這兩塊還是黨建中的薄弱環節。在國有企業裏,黨建工作有“五難”:一是企業重大決策黨組織參與難;二是黨管幹部原則貫徹難;

三是黨組織的監督職責落實難;四是企業黨務工作隊伍穩定難;五是一些虧損企業特別是停產、半停產企業黨的活動開展難。在農村,有些地方黨建工作無人抓,無人管,無人過問,黨員長期不過組織生活,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支部領導班子整體功能不強,缺乏帶領農民群眾發展經濟、發家致富的本領。一些鄉村幹部作風惡劣,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為政不廉,以權謀私,嚴重侵害群眾利益,傷害群眾感情,造成農民圍攻、辱罵、傷害鄉鎮村幹部的事情屢屢發生。另外,宗教、宗族和地方惡勢力對農村基層組織也提出了現實的挑戰,動搖著農村政權建設的群眾基礎。這種現狀要求,必須把國有企業和農村黨建作為重點,下大力氣抓好,實現基層組織建設的率先突破。在具體工作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要圍繞深化農村改革,調整經濟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加快奔小康步伐來進行,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曆史性轉變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國有企業黨的建設要按照十五屆四中全會的要求,為實現黨的任務和企業改革發展服務。要進一步探索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徑和方法,把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同運用市場機製結合起來,把加強黨的建設同建立現代企業製度統一起來,充分調動各方麵的積極性,把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不斷推向前進。有的企業實施關閉、破產,黨的組織不能散,黨的工作不能停。黨組織要堅定地站在第一線,宣傳有關方針政策,正確引導職工,凝聚人心,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保持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