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革開放前進道路上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求基層黨組織積極探索,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各種矛盾及時得到解決。改革開放是前無古人的事業,在這個過程中,已經出現並必將還會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許多問題更加複雜,各種矛盾更加尖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中央的正確決策,需要上級黨委的具體指導,但關鍵在基層,在基層黨組織卓有成效的工作。因為基層作為改革實踐的主戰場,問題從這裏產生,矛盾在這裏積累,解決的著力點也應放在這裏。這些年,從總體上講,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基層黨組織解決基層問題和矛盾的能力在逐步提高,這方麵的工作力度也在加大,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也有不少基層黨組織,放棄自己的職責,麵對問題和矛盾,或者視而不見,束手無策;或者能推則推,能躲則躲;或者幹脆把問題和矛盾上交,造成那裏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矛盾越來越激化,甚至發生對抗黨和政府的過激行為。因此,為了促進發展,維護穩定,推進改革,我們的基層黨組織一定要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大局意識,對改革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要積極探索,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4.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給中共執政地位和前途命運構成壓力。社會主義作為一種嶄新的社會製度自20世紀誕生以來,有過輝煌的發展,也有過低潮。特別是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一下跌入穀底,社會主義國家垮掉2/3,由15國減少為5國,社會主義國家的麵積由原來占世界的1/4下降為7%,全世界共產黨員減少了3000萬人。而資本主義國家各種固有矛盾盡管依然存在並不斷深化,但似乎還沒有垂死的跡象,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借助於科技的飛速發展甚至在一個時期內還創造了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麵對這種局勢,一部分人包括一部分黨員對社會主義的命運產生各種困惑和疑慮,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發生動搖。
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一刻也沒有放棄對我實行“西化”、“分化”的圖謀,采取“接觸”加“遏製”
的政策,不斷利用人權、民族、宗教等問題製造麻煩,大力推銷他們的政治體製、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妄圖在潛移默化中搞亂我們的幹部群眾。這些,都對中共的執政地位,對中共的前途命運構成了巨大的壓力和嚴峻挑戰。
5.一些地方和單位黨組織建設不同程度的削弱製約了基層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一個單位,一個地方黨組織要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關鍵自己要堅強有力,要做到堅強有力,就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這些年,從總體上講,基層組織建設在加強,但在一些地方,一些單位,黨組織建設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也是不爭的事實。表現在:有些基層領導沒有“兩手抓”思想,對黨建工作不重視,沒有把它列上重要工作日程,進行認真研究部署;基層黨建工作責任製落實不好,沒有形成一整套獎懲製度,有關黨建的檢查、評比、考核年年搞,但黨建工作的好壞卻很難真正成為考評基層班子和基層領導的硬性指標;正常的黨組織活動很少開展,即使開展一些活動,也往往流於形式,沒有實質性的效果,有的單位甚至以開展黨組織活動為借口遊山玩水,黨的活動很不嚴肅;有些黨員放鬆理論學習,理論是非不清,政策水平不高,對錯誤思想,反動言論,缺乏辨別能力,聽之任之,甚至隨聲附和;基層有的領導幹部放棄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線”,完全依靠行政命令開展工作,不願意做艱苦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一些黨員好人主義盛行,追求無原則的黨內團結,很少進行正麵的思想交鋒,批評與自我批評很難開展起來;有些級別稍高的黨員領導幹部,很少參加所在支部的活動,“過雙重組織生活”
的要求得不到落實,把自己置身於普通黨員的監督之外;
發展黨員標準不高,把關不嚴,少數心術不正的人也隨著混進黨內;執紀不嚴現象較普遍,就連長期不過組織生活,長期不交黨費的黨員都很難得到處理;在有些單位黨的工作部門應有的地位得不到保障,黨務幹部遭人歧視,工作得不到理解,待遇相對業務幹部來說要差,積極性很難發揮,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影響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降低了黨員的先進性,使基層黨組織失去了對人民群眾的向心力、影響力、號召力,從而製約了政治核心作用的發揮。
6.黨內腐敗現象的不斷出現,要求在不斷加強和完善基層組織建設過程中重樹威信,遏製腐敗。幾十年來,我們黨為民族的獨立解放和國家的發展繁榮進行了不懈的奮鬥,作出了最大的犧牲和貢獻,因而贏得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愛戴和擁護。但是在改革開放新形勢下,黨內也存在諸多問題,特別是腐敗問題,破壞了黨和人民群眾的關係,損害了自身形象,降低了威信。這些年,盡管我們黨加大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工作力度,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但同時我們看到,腐敗現象在某些地方,某些領域,還沒有得到有效遏製,特別是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逐年增加,大案要案居高不下,頂風作案勢頭不減,涉案人數越來越多,發案領域越來越寬,案件性質和情節越來越嚴重。一些領導幹部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簡直到了利令智昏,色膽包天的境地。在農村加重農民負擔的現象比較普遍,坑農害農的現象時有發生;企業裏,“窮廟富方丈”的現象不在少數;基層黨政機關吃拿卡要還比較多;基層公檢法隊伍執法犯法、徇私枉法現象還很難杜絕;一些基層領導幹部甚至竟敢挪用、貪汙上級下撥的扶貪款、救濟款供自己揮霍。如何遏製腐敗,增強凝聚力、號召力,克服部分群眾對黨的信任危機,重樹黨在群眾中的威信,這是基層組織建設麵臨的一個新課題。
7.社會不良風氣和各種矛盾的出現,直接對黨員信仰、信念構成衝擊,需要基層黨組織加強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我國社會從單一化走向多樣化,這種變化是曆史的進步,但也給我國社會帶來了不少負麵影響,比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盛行;某些方麵道德急劇滑坡;“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屢禁不止;社會治安在局部內的惡化;還有體製轉軌過程中必然出現的大量矛盾等。這些社會存在不可避免地反映到黨內來,對黨員的理想信念產生衝擊,致使黨員隊伍中理想、信念淡薄的情況越來越令人憂慮。
有的組織上入黨了思想沒有完全入黨,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缺乏信心,有的入黨多年而不注重個人世界觀的改造,蛻化變質了,有的凡事個人利益至上,貪圖享受思想嚴重,表現為精神頹廢,信仰危機,腐化墮落。李洪誌所編造的“法輪大法”,宣揚唯心主義、有神論,否定一切科學真理,是同馬克思主義根本對立的,作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的中國共產黨人,本來理應旗幟鮮明地抵製這種歪理邪說,而我們有些黨員甚至包括個別黨的高級幹部卻參與修煉“法輪功”,有的甚至成為“法輪功”的骨幹,可見理想信念在他們中淡薄到何種程度。所以在當前形勢下,如何將黨員理想信念教育切實抓出成效來,是基層組織建設的緊迫任務。
8.建設高素質幹部隊伍應以強有力的基層組織建設為基礎。基層組織是黨的幹部的重要來源,無論是黨的中級幹部,還是黨的高級幹部,其成長過程中基層經曆是一個必經台階。古人曾經說:“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說的就是治國安邦之才,必須經過基層實踐鍛煉。相對來說,基層最接近群眾,最接近實際,基層問題比較複雜,基層矛盾比較集中。我們的幹部隻有通過基層實踐,才能更好地熟識社會,了解國情,才能增強群眾觀念,加深與群眾的感情,才能提高領導和駕馭複雜局麵的能力。事實證明,那些貪圖安逸,怕苦怕累,不願意到基層、到艱苦的地方、到複雜環境去鍛煉、缺乏基層實踐經驗的幹部,是很難擔當重任的。我們的幹部要成長,要進步,一定要自覺在基層,在艱苦的環境裏,在複雜的矛盾中,經風雨,見世麵,砥礪思想,磨煉意誌,積累經驗,增長才幹,為長遠發展打下一個堅實基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基層組織建設是幹部工作的依托和基礎。
三、采取切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實現基層組織建設的新突破
上述新情況、新課題既是對基層組織建設提出的新挑戰,解決這些課題,也是基層組織建設得以進一步加強,實現新突破的良好契機。針對上述問題,當前基層組織建設要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麵工作。
1.黨性黨風教育要以“三講”教育為契機,常抓不懈,純潔黨的隊伍。全國“三講”教育工作快要結束了,這次“三講”教育既借鑒了延安整風好的經驗,又吸取了曆次政治運動中“左”的教訓,整風不整人,是我們黨有效解決領導幹部中黨性黨風問題的成功探索,是新形勢下落實從嚴治黨方針,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思想政治建設的有效途徑。“三講”教育作為一項專項活動,中央隻要求在縣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中進行,但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既是對縣以上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要求,也是對縣以下的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要求,縣以下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也有一個“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的問題。近些年,由於大環境的影響,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有所放鬆,黨員教育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致使基層部分黨員中存在的黨性黨風問題得不到解決,影響了基層組織的戰鬥力,因此,要以這次“三講”教育為契機,充分利用“三講”教育所營造的良好氛圍,借鑒“三講”教育中一整套成功做法,在基層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黨性黨風教育,並長期堅持下去,務求取得實效。當前,開展黨性黨風教育關鍵要在強化“三心”上下功夫。一是強化“公心”,對廣大黨員進行“立黨為公”教育,每個黨員要想清楚,入黨是為了什麼,成為黨員以後應該做些什麼,身後應該留點什麼,使個人的言行真正達到《黨章》規範的要求,努力實踐入黨誓言,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二是強化“民心”,進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使廣大黨員樹立群眾觀念,堅持走群眾路線,密切聯係群眾,關心群眾疾苦,多為群眾為實事、辦好事。三是強化信心,即通過教育,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堅定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堅定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