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和老人一起科學育兒(2 / 2)

3.從單純的“疼”轉化為“教”

由於父母工作忙,東東從小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東東小時很淘氣,但爺爺奶奶發現東東很愛看電視,每到這時東東就老實很多。於是,因為怕孩子不聽話,也為了孩子安全,老人家經常讓孩子看電視,這樣就影響了孩子玩耍和減少了孩子自己活動、動手的機會。

近年來,很多人開始指責隔代教育,把家庭教育中出現的不良後果都歸咎其中,認為隔代教育給孩子成長帶來的都是負麵影響。實際上,隔代教育未必是一場注定會輸的“仗”,隻要注意方法,成功“闖關”,一樣會給孩子帶來美好的未來。

年輕父母要及時和老人溝通,提醒老人注意對孩子的態度,幫助老人做到摯愛但不溺愛孩子。老人要把養育的態度從單純的“疼”轉化為“教”,對孩子要滿足有限,幫助有忌,適當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注意培養他獨立的人格和堅強的生活意誌。

不方便出門的隔代父母可以邀請其他有孩子的家長來做客,年輕父母也要多帶孩子去朋友、親戚家做客,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溝通。年輕父母要多用自己的活力來感染老人和孩子,老人也應調整自我心態,努力在孩子麵前展現出積極樂觀的健康情緒。

4.老人不能代替年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用知識和經驗澆灌孩子的同時,隔代父母要注意擯棄不良的舊習慣,要善於聽取年輕人的意見,通過書籍、電視節目和相關培訓自覺更新觀念,在教育手法和理念上緊跟時代步伐。

隔代教育容易造成年輕父母的責任缺失,使親子關係淡漠,並演變為“親子隔閡”,甚至把孩子培養成人視為隔代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年輕父母即使工作再忙,回到家裏也要多陪伴孩子,及時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學校的情況,和孩子交流想法。這樣才能增強與孩子的互動,感受孩子的喜怒哀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老人要清楚自己的定位,可以協助料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但不能代替年輕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主導作用。要為親子間的交流創造機會,重視“父母之愛”對孩子健康成長的必要作用。

由於年齡和文化程度的差距,年輕父母和老人間容易就孩子的教育方式產生分歧。兩代父母要注意協調關係,有分歧私下解決,不要給孩子造成家庭不和睦的印象。要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出發點,積極溝通協商,解決矛盾糾紛,在教育孩子的原則問題上達成共識,協調出培養孩子的共同標準。不管有多忙,爸媽都要記得帶著孩子去拜訪祖父母們。

§§第四章 幸福寶寶慢慢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