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宗教工作方針如春風化雨,滋潤著佛教信眾特別是宗教職員的心田,激活了他們建設、創造和弘法的熱情,市、區政府將以安國寺為主要景點的寶塔公園建設列入黃岡市區建設總體規劃,作為建設重點,在政府宗教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安國寺禮請到高僧大德主持建設,這一切為安國寺恢複建設、重觀昔日的輝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條件。永信大和尚把握機遇,與時俱進,適時提出了編修安國寺恢複建設規劃及其可研報告,並分步組織實施的構想。經多方論證和區政府批準,安國寺的恢複建設已經啟動,這座千年古刹重現昔日輝煌已為時不遠。
按照規劃,安國寺將投資7000鄉萬元,用三年左右時間建成17處建築,建築麵積達3. 06萬平方米。
新建的大雄寶殿建築占地麵積975平方米,高24米,分上下兩層,飛簷翹角,雕梁畫棟,氣勢恢弘。二樓供奉一佛二弟子、十八羅漢、文殊和普賢菩薩、海島觀音,殿前平台寬闊氣派。一樓為結構層,設地藏殿、觀音殿和三聖殿,用作福樂堂,應信眾之求,設置往生牌位和消災牌位,實行現代化管理。
天王殿建築占地620平方米,高17.5米。殿內供奉四大天王和彌勒佛、韋馱菩薩的殿堂闊大,殿外紅色主柱支撐,十扇精製木門給人以古色古香之感。
萬佛樓為兩層小樓,建築麵積400平方米。樓雖小巧玲瓏,但神態各異、造型別致的萬尊佛像將對信眾和遊客香客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供奉禪宗祖師達摩的祖師殿,建築麵積500平方米,將成為佛教信眾尋禪根、拜祖師必去之地。
建築麵積為2000平方米的齋堂可供1000人同時用餐,是信眾和遊客、市民品嚐齋菜和素食的最佳處所。三層樓的寮房,建築麵積1500平方米,既是住廟僧人休息的住所,也是接待遠遊香客、信眾的場地。念佛樓建築麵積700平方米,是居士誦經念佛聆聽開示、從事佛事活動的理想之地。放生池占地20畝,四周砌池堰,建3米小橋通至池心。此外藏經樓、鍾樓、鼓樓、講經樓、居士樓、方丈室一應俱全。
新建的碑廊,以具有特色的書法,將曆代騷人墨客有關安國寺的詩文鐫刻於碑上,供遊人觀賞,文人細品。
位於廟側的即將動工的禪堂街為仿唐建築,長500術,寬15米。主要經營為安國寺服務的法物和安國寺開發的各具特色的旅遊產品。
宏偉氣派的山門位於寺廟南端,寺廟建築均以山門的中點為中軸線排開。山門前的殿前廣場開闊寬敞,山門內的建築錯落有致,金碧輝煌,殿堂莊嚴肅穆,鍾鼓二樓氣宇軒昂,花壇點綴其間,令人流連忘返。近處寶塔相倚,風鈴可聽;遠處長江東去,濤聲隱聞。清晨,朝陽照在琉璃屋頂,讓入神清氣爽;傍晚,落日的餘暉映紅樓閣,令人心曠神怡。暮鼓晨鍾,聲聲入耳;信眾遊客,人人歡顏。到那時,黃州安國寺不僅是香客信眾拜佛敬神、誦經祈福的神聖處所,而且是黃州市民休閑踱步、修身養性的吉祥之地,還是文人墨客遊覽會友、吟詩作賦的理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