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亞歐大陸橋中國西北段的建設與發展(3 / 3)

“依托亞歐大陸橋、長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幹線及中心城市,以線串點,以點帶麵,實行重點開發,促進西隴海蘭新線經濟帶、長江上遊經濟帶和南(寧)貴(陽)昆(明)經濟區的形成,提高城鎮化水平。國家實行重點支持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措施,增加對西部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和建設資金投入,並在對外開放、稅收、土地資源、人才等方麵采取優惠政策。”

“充分發揮中部地區承東啟西、縱貫南北的區位優勢和綜合資源優勢,加快發展步伐提高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鞏固農業的優勢地位,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形成區域性、專業化、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流通和加工基地。加快調整工業結構,改造傳統產業,建設能源基地,發展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繼續加強交通、通信、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以長江、隴海、京廣、京九、京哈等沿線地區為重點,壯大沿線城市規模,充實中心城市,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經濟帶。”

西北地區的鐵路建設國家鐵道部提出了“十五計劃”期間西部鐵路發展戰略目標:拓展路網規模,強化內外通道,提高運輸能力,適應開發需要。“十五計劃”期間,規劃中的西部鐵路大中型項目基建投資預計將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到2005年,西部鐵路規模預計達到1.8萬公裏。針對西北地區來講:加強溝通東、西部的通道建設。建設隴海鐵路寶雞至蘭州複線;西安至合肥鐵路;株洲至六盤山複線;爭取開工建設太原至中衛鐵路。完善西北省區間的通道。在建設神木北至延安北鐵路,西安至安康以及內昆鐵路的同時,抓緊進藏鐵路的前期工作。加快國際通道建設,建設中吉烏鐵路,規劃泛亞鐵路。加大有線改造力度,完成青藏線西寧至格爾木段的擴能,以及使西北鐵路電氣化連片成網的擴能項目。

為適應西部大開發的需要,提高鐵路運輸的經濟效益。鐵道部決定在“十五計劃”期間在全國鐵路實施第三輪大麵積的提速。2000年3月,全麵啟動了對西部鐵路提速的各項改造工程。重點是位於西北地區蘭(州)新(疆)鐵路和橫跨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江蘇五省的隴海鐵路。提速改造工程計劃投入10億元左右的人民幣,主要用於西北幹線隴海、蘭新3428公裏的現有鐵路實施提速改造,封閉線路,更換提速道岔,加固橋梁,以確保提速後列車運行安全。整個改造工程於2000年8月底全部完工,列車的最高時速由120公裏,提高到140公裏。2000年10月21日,全國鐵路實施了第三次大提速。重點為新亞歐大陸橋(隴海、蘭新線)、京九線和浙贛線。全國鐵路提速後,烏魯木齊到北京的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60小時縮短到48小時,烏魯木齊到上海的運行時間也將由現在的64小時縮短到51小時。保證了隴海――蘭新亞歐經貿通道的快速、暢通、無阻。2001年11月21日,鐵路實施第四次大提速,範圍覆蓋了全國較大城市和大部分地區,對武昌至成都,京廣線南段、京九線、浙贛線、滬杭線和哈大線等進行了大麵積的提速。

鐵道部計劃在2003年10月和2005年再進行兩次大規模的提速。2003年計劃實施鐵路第五次大規模提速,其重點線路有,京沈快速客運專線、浙贛線、京廣線北段及膠濟線等7條線路進行提速。2005年,計劃建設寶雞――蘭州――武威南間複線,徐州――鄭州、武威南――張掖間實施電氣化改造,新建渝懷線等7個通道並提速。

西北地區的公路建設要加快西北地區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一方麵將繼續加快西北地區國道主幹線的建設;一方麵重點實施西北地區向外開發的通道工程,重點規劃建設甘肅蘭州至雲南磨憨口岸、新疆阿勒泰至紅其拉甫口岸、寧夏銀川至湖北武漢、陝西西安至安徽合肥、青海西寧至新疆庫爾勒的公路。

同時,搞好對西北地區的國道、省道等進行上等級改造,使之至少達到二級以上標準;中心城市周圍的繁忙區段,建成一級或高速公路;發展和完善縣級公路的體係,接通省內地縣之間和省際之間的斷頭路,形成以各省區首府為中心,以國道、省道為主幹,以縣鄉公路為網絡的路網體係。

另外,還要重視運輸裝備的技術革新和管理現代化,采用先進的調度指揮手段,提高運輸效率,以實現公路運輸的高速化、專業化、大型化、自動化。

到2005年,根據西北大開發戰略部署,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運輸服務網絡,將為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提供最基本的交通條件,實現西北地區公路交通的現代化。

西北地區航空運輸要逐步增加航空客貨運量,擴建西安、蘭州、烏魯木齊三個機場,使之成為貫通國內外的國際航空港;在各省、區內提高地區一級原有機場的等級或興建新機場;開辟新的國內、國際航線和增加航班次數,由此形成四通八達、快速便捷的航空運輸體係。

西北地區的民航業,要根據國內市場需求,開辟支線航線,調整不利於支線運輸發展的政策規定,特別是支持西北交通不便地區的支線運輸;同時,與地方政府共同搞好機場建設規劃,對成熟的項目優先安排。搞好西安鹹陽機場、蘭州中川機場擴建、續建項目。

西北地區的水上運輸要加快整頓、治理工作,恢複曆史上的已形成的西北地區內河航道,包括黃河蘭州至銀川、銀川至包頭段以及漢江航道的疏浚整治,以充分發掘和利用西北地區水路運輸的潛力。

西北地區的管道運輸發展西北地區的石油、天然氣管道運輸,以減輕鐵路運輸負擔。

多種運輸方式的發展,將使西北地區形成以鐵路為主動脈,以公路為脈絡,以航空和水運、管道運輸、光纜傳輸等方式為補充的綜合、立體運輸網絡。為西北地區提供一個陸空配合、相互溝通、連接國內發達區域、通向國際的高效交通幹線網絡,一個科學合理、高效快捷、具有現代化水準的交通運輸體係將出現在廣袤的西北大地上,為西北開發,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鋪設宏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