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縮小東、西部地區差距的重要通道――新亞歐大陸橋(3 / 3)

中國的“八五”計劃在實施過程中不僅調整了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關係,強化對中、西部地區的扶貧政策,加大對中、西部地區資源開發的投入外,還加快了對東西走向交通幹線的建設,開通了沿隴海線延伸到新亞歐大陸橋的鐵路線,擴大對西北沿邊地區的對外開放,鼓勵發展邊境貿易。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及到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又把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經濟帶與東南沿海經濟帶、長江經濟帶等一並列為全國重點開發建設的經濟帶。1995年初,為了更好地推動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沿線開發,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對外經貿部聯合成立了大陸橋開發項目辦公室。同年5月,兩委一部同沿橋10個省區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及主要城市成立了中國新亞歐大陸橋發展促進會。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亞洲與世界的經濟聯係不斷加強。在所有亞洲國家中,中國依然是外國投資者的首選之地。中國的市場經濟體製已經建立並且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新一輪外國在華投資熱潮即將掀起,中國加強與世界的聯係成為必然。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是開發中西部的最佳軸線,中國經濟全球化的黃金通道,利用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是推進中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戰略突破點選擇:中亞是經濟發展的處女地,中國要進入該地區,建立中亞經濟圈的結構;中國還要加強與大西洋、地中海經濟圈的聯係。

3.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建設

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是指從中國東部的連雲港、日照等沿海港口,橫穿中國大陸,由新疆的阿拉山口出境口岸的綜合性通道,運程全長4135公裏,占新亞歐大陸橋總運程的38.2%。它將中國境內的鐵路、公路、航空、長距離油氣運輸管道、光纖通信融為一體。

鐵路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主要運輸方式。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建立,是在隴海――蘭新――北疆、南疆、膠濟、日照――西安等多條鐵路的基礎上建設和改進的。

1985年動工興建的北疆鐵路烏魯木齊至烏蘇段於1989年12月全部竣工;烏蘇至阿拉山口段於1988年5月1日開工,1990年9月1日建成通車。

1990年9月12日,中國蘭新鐵路與蘇聯土西鐵路在新疆阿拉山口站和(前)蘇聯德魯日巴站完成曆史性對接,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宣告全線貫通。

1992年6月23日,烏魯木齊至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的國際列車開通。這標誌著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之間的公路、航空、鐵路全麵開通。

隨著北疆鐵路開通,為了改變隴海――蘭新舊線不堪負荷,運輸能力弱和效率低的弱點。針對實際情況,國家決定繼續對隴海――蘭新鐵路進行複線建設和電氣化改造,並且連通區域幹線,興修支線、輔線,逐步將建成以隴海――蘭新為骨幹的亞歐大陸橋鐵路網。

1992年9月16日,蘭新鐵路複線開工。同年蘭新線蘭州至打柴溝段154公裏的電氣化鐵路建設完成;西隴海線的鄭寶線電氣化改造也在進行。此外,國家還新建了跨陝甘寧三省區,長約500公裏的寶中鐵路,聯結包蘭、隴海兩大幹線。配合寶中鐵路建設,包蘭線和寶蘭線進行了電氣化和部分複線改造。隴海鐵路東端連雲港至徐州段複線正在加緊建設。另外,國務院已批準了蘭新鐵路蘭州至武威南段增建第二線的建議書。工程完工後,連雲港至烏魯木齊3651公裏的鐵路將全部實現雙線運營,大大提高大陸橋通道的客貨運輸能力和質量。

為了更好地開發陸橋地區經濟,國家大力建設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北線。目前,西安至日照全線鐵路複線改造和電氣化工程的西安至陽朔段已經完成。為配合新亞歐大陸橋北線建設,國家已經建成侯(馬)月(山)鐵路,並將把兗(州)石(臼)、侯(馬)月(山)、新(鄉)菏(澤)兗(州)鐵路複線工程列入“九五”計劃,配套完成月山至日照鐵路電氣工程。鐵道部還將興修陝西銅川至寧夏固原(甘肅平涼)的鐵路,聯結大陸橋北線同寶中鐵路。與國家的發展戰略相呼應,沿橋各省區抓住大陸橋貫通的機遇,圍繞中心城市,對省區內和省區間的大陸橋支線和輔線進行了重新規劃和相應的改造建設。陝西省以西安為中心,修建了西戶線、侯西線、西康線,並將西安至延安的鐵路北延至神府、包頭,與包蘭線相連。甘肅省以蘭州為中心,完成主要鐵路幹線的電氣化和複線改造。寧夏則新修中衛――太原的鐵路,與山西境內鐵路接通,與寶中鐵路一起成為東進和南下的兩條便捷新幹線。青海修建了青蘭鐵路。對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段進行擴能改造。該線格爾木至拉薩段施工也正在進行中。新疆把南疆鐵路從庫爾勒延伸至喀什。山東省“九五”期間修通棗(莊)臨(沂)鐵路和新(泰)平(邑)鐵路,作為大陸橋北線的支線。另外,通過寶成線和成昆線,大陸橋向西南打通了南亞運輸新路徑。

此外,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的公路、管道和航空港建設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從東橋頭堡到新疆邊境口岸的連霍公路、312國道等主幹線已分段建成。濟南――青島、開封――鄭州――洛陽、渭南――寶雞、天水――蘭州等區段開通了高速公路。沿橋地帶的主要城市成為公路、國道的交會點,有38條全國公路國道通過沿橋地區,形成了發達的公路運輸網絡。

沿橋主要城市都建設有機場,有青島、濟南、鄭州、西安、太原、蘭州、烏魯木齊、喀什等國際航空港和連雲港、臨沂、徐州、洛陽、銀川、西寧、嘉峪關、克拉瑪依、伊寧等國內民航機場。

沿橋地區還有克拉瑪依――獨山子、蘭新和蘭成渝等多條原油運輸管道和內(蒙古)寧(夏)橫馬線、陝京線、澀北――西寧――蘭州線等輸氣管。西氣東輸主工程新疆輪南――上海線的管道鋪設也在順利進行中,預計2005年實現全線貫通。

光纜是信息時代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新亞歐大陸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中國沿橋地區的郵電通信業取得長足進展,已建成與正在建設的有西安――蘭州、蘭州――烏魯木齊、烏魯木齊――阿勒泰、烏魯木齊――哈密、博樂――塔城――克拉瑪依、蘭州――銀川、銀川――呼和浩特――北京、西安――太原――北京、鄭州――西安――成都等多條光纜幹線;從上海到伊寧的通信光纜是上海至德國法蘭克福的亞歐光纜的一部分,整個工程已經完工。

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已逐步建成適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綜合、立體交通係統。隨著亞歐合作的日益深化,東亞、中亞和西亞經貿交流的持續發展,大陸橋中國段的開放和國際合作步伐在不斷加快。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必將成為橫貫中國東西的國際經貿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