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二五七章 一念可創造世界(1 / 2)

心猿意馬、心馳神往、心馳魏闕......

一切創造都由心之所思開始,然而七情六欲也是由心之所生,對於人來說,心才是一切的源由。

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將一個罪犯蒙住了雙眼,告訴他會割破他的手腕,任由他血流幹而死,而實際上,隻是在他手腕上劃了一下,讓他感知到手腕的疼痛,接著在地上放一個鐵盆,接來一根水管,讓流水滴在鐵盆之中,滴答滴答,就像是他手腕上的血滴在鐵盆中一樣,而最終的結果是,那犯人一滴血沒流,可是他死了。

他的死亡並不因為身體遭受到了任何傷害,而是心之所想,心之所懼,心在滴答聲中逐漸的走向了死亡。

心是一切神識的由來,是一切成就的源泉,有人說眼界決定了成就,而這眼界便是心的界定。

所以說,心才是一切的根本。

對於世界觀來說,究竟是唯心還是唯物,縱觀人類文明,這個話題一直都是對立的,無論是唯物還是唯心都是世界發展不可或缺的,其實這就像是陰陽與因果一樣,缺一不可。

沒有心之所想,就沒有人類文明的進步,沒有對萬事萬物的認知,依舊沒有人類文明的發展。

天道,自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經存在於宇宙之中,規則,貫徹縱橫與萬事萬物與因果邏輯之中,從不間斷,從未失去。

人類,隻不過是浩瀚宇宙之中如塵埃一般的渺小的一部分,它存在於宇宙之中,卻也並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類究竟能不能改變宇宙,這是一個偽命題,畢竟宇宙太過浩瀚了。但是從根本上來說,人類是無法改變宇宙的,畢竟從宇宙誕生的那一刻起,天道規則就已經形成,人類隻能利用天道規則來發展自己,壯大自己,讓自己在曆史的長河之中留下自己所固有的印記,僅此而已。

即便是一個人憑一己之力,毀滅了三界,那也無法改變整個宇宙規則的運行,畢竟三界對於整個宇宙來說,無足輕重。

那麼人究竟能做什麼?為什麼要去頓悟天道規則?注定隻是一粒塵埃,從無到有再走向死亡。為什麼?這一切的源由還是心,心中的欲念,心中的因果。人從出生的那一刻開始就有著因果的報償,隨著長大,不斷的形成新的因,而報償舊的果。其中衍生出了仇恨、情愛、恩怨和那些難以割舍的情懷.....

有人曾誇下海口我命由我不由天,要逆天而行。這句話沒有對錯,隻是要問這天是什麼樣的天。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天道規則,誰又能逆呢?要說隻是抗拒人生在世數十年的命運,隻要修為夠了,也許真的能逆,這就好比現在的韓飛,原本隻有數十載的壽命,他現在已經活了近千年,而且不出意外的話,也許他會長時間的活下去,但是他能抗拒天道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非但不能抗拒天道,還要憑借自己的努力去頓悟天道,去理解天道,在天道規則之下尋求新的生機,不斷的發展自我。

頓悟天道,靠的是什麼,靠的依舊是心。

“原來這就是心界。”韓飛突然睜開雙眼,如雪山一般的落雪,在他睜開雙眼的那一刻逐漸消融。

身上的積雪在片刻之間化作了虛無,身上甲胄上閃爍的金光在這一刻也得到了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