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調查,“被人尊重”成為最被看重的工作價值觀。而“希望自己在工作方麵有影響力”,“工作對個人成長有幫助”,“工作上有成就感”,“工作能夠得到認可”也是工作價值觀裏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為什麼而工作,如果你回答生存、金錢、生活、事業、理想、父母、妻子和子女等,這些答案沒有所謂的對和錯。一般人區別的隻是價值觀不同,人生的追求不同。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人跟旅遊團到非洲的某個土著部落觀光,部落中有一位老人,他正悠閑地坐在一棵大樹下麵,一邊乘涼,一邊編織著草帽,編完的草帽他會放在身前一字排開,供遊客們挑選購買。他編織的草帽造型非常別致,而且顏色的搭配也非常巧妙,可以稱得上是巧奪天工了,遊客們紛紛駐足購買。
這個人看到了,他腦袋裏立刻盤算開了,他想:這樣精美的草帽如果帶回去跟朋友們交換,我敢保證一定能換到更有價值的東西。
想到這裏,他不由激動地對老人說:“朋友,這種草帽多少錢一頂呀?”
“十塊錢一頂。”
“天哪,如果我買1萬頂草帽回到國內去交換的話,我一定會發大財的。”他欣喜若狂,不由得為自己的經商天才而沾沾自喜。
於是他對老人說:“假如我在你這裏訂做1萬頂草帽的話,你每頂草帽給我優惠多少錢呀?”
他本來以為老人一定會高興萬分,可沒想到老人卻皺著眉頭說:“這樣的話啊,那就要20元一頂了。”
要每頂20元,這是他聞所未聞的事情。
“為什麼?”他衝著老人大叫。
老人講出了他的道理:“在這棵大樹下沒有負擔地編織草帽,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可如果要我編一萬頂一模一樣的草帽,我就不得不夜以繼日地工作,不僅疲憊勞累,還成了精神負擔。難道你不該多付我些錢嗎?”
如老人所言,當工作不能成為一種享受而成為一種循環往複的單調,確實會令人感到乏味。然而,我們還是不得不為了特定的目的而奔走勞累。但“你為什麼而工作”卻是需要你我仔細思考的一個問題。隻有真正熱愛工作的人,隻有把工作當作享受生活的人,才是工作中真正幸福的人。隻有讓健康伴隨,精力充沛,讓家人少了很多擔心的工作狀態,同時又取得不錯效率的人,這樣的工作才是最實在的工作。
你為什麼而工作,答案很簡單,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如果錯把謀生的工具當成人生的目標,而且太把它當成一回事,就會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堪。
因此,我要說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這兩者之間我們應該盡可能地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