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極爆炸(3 / 3)

史林猶豫著。人類——這當然是個崇高的字眼,但他知道人類利益和國家利益並非完全一致。很顯然,人類內部有過多次戰爭,包括將要發生的戰爭,上帝的子孫們一直在互相殘殺。在這樣的情形下,怎能去侈談什麼單一的人類?司馬完看看他,冷靜地說:

“你可以不起誓的,這樣你就不會知道一六〇小組的內情;你也可以起誓,這樣你將了解一六〇小組的內情但不得向外人披露。對於國家安全部來說,這兩種情況的最終結果是完全等效的。你選擇吧。”

司馬完似不經意地點出了國家安全部的名字,史林不由得轉過目光看著他。司馬完麵無表情,卓師母安詳地微笑著。史林想,看來他們已經知道了國家安全部與自己的那次談話。史林飛快地盤算一下,果斷地作出了選擇。他想,如果一六〇小組中真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秘密,他們不會把寶押在一個新人的誓言上吧。他鄭重地說:

“我以生命起誓:決不向任何人透露有關一六〇小組的內情。”

屋裏的人都滿意地點頭。貝利茨說:“好的,現在進入陣地吧。這可能是戰前最後一次衝刺,希望這次能得到確定的結論。”

格拉祖諾夫笑著說:“沒關係,這次一定能撬開上帝的嘴巴。”

“開始吧。”

以下的進程讓史林目瞪口呆。格拉祖諾夫先坐到可調座椅上,卓君慧過去,熟練地揭開他的一片頭骨,裏邊彈出兩個插孔,她拉過座椅旁的兩根帶插頭的電纜,分別與兩個插孔相連。計算機屏幕上,在亞伯拉罕的模擬人臉旁邊,立時閃出格拉祖諾夫的麵孔,不,不是一個,是兩個。兩個麵孔與“原件”相比有些人為的變形,而且變形全都左右對稱,比如一個人左耳大而另一個右耳大,這大概是用來區分格拉祖諾夫的左右分身吧。它們在屏幕上對著大家做鬼臉。卓君慧依次為6個人作好同樣的連結,更準確地說是聯機,12個麵孔依次閃現在屏幕上。

雖然很震驚,但史林在那一刻就猜到了真相。這是一種集體智力。6個大腦的胼胝體被斷開,每人的左右腦獨立,變成12個相對獨立的思維場,再分別與計算機連機,建成一個大一統的思維場。胼胝體是人腦左右大腦的連接,有大約兩億條通路。早期治療癲癇時曾有過割斷胼胝體的治療方法,可以防止一例大腦的病變影響到另一側。大約在二三十年前有人提出設想,說人腦的胼胝體實際是很好的對外通道,可以實現人腦之間或人腦與電腦的聯機,並戲言它是“上帝造人時預留的電腦接口”。

非常可喜的是:這種聯機的結果並不是加法,大致說來,n個人腦的聯機,其聯合智力大約是單個人腦的10的n次方的數量級。所以,這是一種非常誘人的技術,但因為它牽涉到太多的倫理方麵的問題,沒有了下文。沒想到,在一六〇小組中已經不聲不響地實行起來。現在,6個人腦的聯機(先不算卓師母和電腦亞伯拉罕),其綜合智力大致相當於10^6個人腦——也就是說,相當於100萬個一流的理論物理學家!在這麼一個強大的思維機器前,還有什麼問題不能解決呢?

史林苦笑著想,這就是國家安全部所懷疑的“腦中異物”啊!他們在大腦中插入異物,原來並不是為了當間諜,而完全是為了非功利的思維。他佩服這6個人的勇敢,因為,不管怎麼說,這有點“自我摧殘”、“非人”的味道。

這會兒是司馬完在進行聯機,他不動聲色地說:“我的神經插頭在上次體檢時被外人發現了。我推測,國安部一定找你了解過我的情況。關於這一點你回國後盡可以向他們彙報,不算你違誓。”

原來司馬完和卓師母心裏早就明鏡似的,非常清楚自己對他們的監視。一時間,史林有被剝光衣服的感覺。不過,這會兒他已經把什麼“監視”拋到腦後了。那是世俗中的事情,而現在他已經到了天國,麵前是6個主管宇宙運行機製的天界政治局常委,正在研究宇宙的最終設計。這也正是他畢生的追求,現在哪裏還有閑心去管塵世中的瑣事!

6人已經進入禪定狀態,屏幕上的13個麵孔(包括電腦亞伯拉罕的)消失了,代之以奇形怪狀的曲線和信息流,令人目不暇接。現在屋裏隻剩下史林和卓君慧。卓師母幫6個人聯完機,這才有時間對他解釋。她說,這樣的人腦聯機,或者說集體智慧,是由貝利茨先生最先提議,由她幫助搞成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為了探求宇宙終極定律。正如司馬完曾說的:為了探求那個最簡約的宇宙終極公式,需要超出人類天才的超級智慧。

“你先在這兒坐一會兒,我也要進去了,是例行的巡視。”卓師母有點兒得意地說,“我可以說是這個智力網絡的版主,負責它的健康運行。你耐心等一會兒,我很快就會回來的。小史,等我回來,也許我有話要跟你說。”

卓師母坐到第七張手術椅上,散開長發,把兩手舉到頭頂,熟練地做好與計算機的聯機,然後閉上眼睛。她的麵部表情也被割裂,變得和其他6位男人一樣怪異。史林看著她自我聯機,感情上再度受到強烈的衝擊。原來,卓師母不僅知道丈夫的“異物”,她自己也是如此!很奇怪的,史林可以接受6個男人的現實,卻不願相信卓師母也是這樣。這位慈和明朗、春風沐人的女性,不應該和“腦中異物”扯到一塊兒。

其實史林對這種異物並無敵意,如果一六〇小組同意,他會很樂意地照樣辦理,隻要能參與到對宇宙終極定律的衝刺中。所以,他對師母的憐惜就顯得違反邏輯。

屋裏很靜,隻有計算機運行時輕輕的嗡嗡聲。6個男人都處於非常亢奮的作戰狀態,麵部變幻著怪異的表情,大部分時間他們閉著眼,有時他們也會突然睜開眼(一般隻睜一隻),但此時他們的目光中是無物的,對焦在無限遠處。他們麵頰肌肉抖動著,嘴角也常輕輕抽動,左手或右手神經質地敲擊著手術椅的不鏽鋼扶手。大屏幕上翻滾著繁雜怪異的信息流,一刻也不停息,其變化毫無規則,非常強勁。6道思維的光流頻繁向終極堡壘衝擊,從繁複難解的大千世界中理出清晰的脈絡,這些脈絡逐漸合並,並成一條,指向宇宙大爆炸的奇點。然後,洶湧拍擊的思維波濤湧動於整個宇宙。

史林貪婪地盯著屏幕,盯著他們。他此時無緣體會對宇宙深層機理的頓悟,那種愛因斯坦所稱的“幸福思想”。不過,透過6個人的表情,他已經充分感受到這個思維場的張力。而他暫時隻能作壁上觀,他簡直急不可耐了。

隻有卓師母的麵容相對平和,基本上閉著眼,表情一直很恬靜,不大顯出那種怪異的割裂。這當然和她的工作性質有關,她並不是和其他人一樣衝鋒陷陣,而是充當在戰線之後巡回服務的衛生兵。屋中的安靜長久地保持著,和宇宙一樣漫無盡頭。一直到吃中午飯時,卓師母才睜開眼睛,伸手去取自己頭頂的插頭。

卓師母取下插頭後仍躺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她的表情現在完全恢複“正常”了,不再左右割裂了,但她似乎沉浸在深重的憂慮中,眉頭緊蹙,默默在望著屋頂。史林清楚地感受到她的憂慮,但不知道原因。他想,是否是這個智力網絡有什麼問題?或者他們的集體思維沒有效果?

卓師母起來了,從櫃子中取出早就備好的食物,是裝在軟包裝袋中的糊狀物,類似於早期太空食品(後來的太空食品也講究色香味,基本不再使用這種糊狀物),讓史林幫他分發給各人。6個男人都機械地接過食品,擠到嘴中,在作這些動作時,明顯沒有中斷他們的思維。6人都吃完了,卓師母把食品袋收回,從微波爐中取出兩份快餐,遞給史林一份。兩人吃飯時,史林有數不清的問題想問卓師母,但一時不知道該問哪個;另外,他也不知道卓師母會不會向他透露核心秘密,畢竟他還沒有被一六〇小組接納。他問:

“師母,他們的探索已經到了哪個階段?如果可以對我透露的話。”

卓師母平靜地、甚至有點漫不經心地說:“宇宙公式已經破解了,去年就成功了。”史林瞪大眼睛,震駭地望著師母。“非常簡約非常優美的公式。你如果看到它,一定會喊道:噢,它原來是這樣,它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她看看史林,“不過,在你正式加入之前,很抱歉我不能透露詳情。它對一六〇小組之外是嚴格保密的,極嚴格的保密。”

這個消息太驚人了,史林難以相信。當然,卓師母是不會騙他的。他想不通的是,既然已經取得這樣驚人的成功,擱上他,睡夢中都會笑醒的,卓師母今天的憂慮又因何而來?小組又為什麼不公布?沉思很久後,史林委婉地說:

“我上次對司馬老師說過,宇宙學研究的最大難點是對於它的驗證。這個終極公式一定難以驗證吧。不過我認為,再難也必須通過某種驗證,超越於邏輯思維之外的驗證。”

卓師母輕鬆地說:“誰說難以驗證?恰恰相反,非常容易的,已經驗證過了。”

“真——的?”

“當然。你想,在沒有確鑿的驗證之前,一六〇小組會貿然喝慶功酒嗎?”卓師母說,“雖然我不能向你披露這個公式,但講講對它的驗證倒不妨的。這會兒沒事,我大略講講吧。”

史林已經急不可耐了,忘記了吃飯:“請講吧,師母,快講吧。”

卓師母對史林的猴急笑了:“別急,你邊吃邊聽。這要先說說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不少教課書上說,質能公式的發現打開了利用核能的大門,其實這純屬誤解,是一個沿襲已經久的誤解。”

史林接過話頭:“對,你說得很對。質能公式是從分析物體的運動推導出來的,隻涉及物體的質量(動量),完全不涉及核能或放射性。核能其實和化學能一樣,都是某種特定物質的特定性質,隻有少量元素才能通過分裂或聚變釋放能量,大部分物質不行。比如鐵原子就是最穩定的,可以說它是宇宙核熔爐進行到最終結果時的廢料,它的原子核內就絕對沒有能量可以釋放。總歸一句話:具有能釋放的核能,並不是物質的普適性質。但根據質能公式,任何物質,包括鐵、岩石、水、惰性氣體,甚至我們的肉體,都應該具有極大的能量。”他又補充一句:“核能在釋放時確實伴隨著質能轉換(鈾裂變時大約有1%的質量湮滅),但那隻能看作是質能公式的一個特例,不能代表公式本身。其實,化學反應中同樣有質量的損失,隻是為數極微。”

“對,是這樣的。質能公式隻是指出質量與能量的等效性,但並不涉及‘如何釋放能量’。那麼你是否知道,有哪種辦法可以釋放普通物質中所內蘊的、符合質能公式的能量?可以稱它為物質的終極能量。”卓師母補充道,“正反物質的湮滅不算,因為咱們的宇宙中並沒有反物質,要想取得反物質首先要耗費更多的能量。”

史林好笑地搖搖頭:“哪有這種方法啊?沒有,絕對沒有,連最基本的技術設想也沒有。如果有了它,世界早變樣啦!噢,對了,我想起來了,某個理論物理學家倒是提出過一個設想:假設地球旁邊有一個黑洞,我們把重物投進黑澗,使用某種機械方法控製其勻速下落(從理論上說這可以做到),那麼這個物體的勢能就能轉變為能利用的能量,其理論值正好符合質能公式的計算。”他笑著補充:“當然,這隻是一個思維遊戲,不可能轉變為實用技術。”

“是否實用並不重要,關鍵看這個設想從理論上是否正確。我想它是正確的。這個設想中有兩個重要特點,你能指出來嗎?”

史林略略思索片刻,說:“我試試吧。我想一個特點是:這種能量釋放和物質的種類無關,隻和質量有關,所以它對所有物質都是普適的。對垃圾也適用,填到黑洞的垃圾將全部轉換為終極能量,那位物理學家開玩笑說,這是世界上最徹底最經濟的垃圾處理方式。”

“還有什麼特點?”卓師母提示道,“想想老馬曾說過的:抹平空間褶皺。”

史林的反應非常敏捷,立即說:“第二個特點是:它是借助於宇宙最極端的畸變空間實現的,物質放出了終極能量,然後被黑洞抹平自身的‘褶皺’,消失在黑洞中。”

卓師母讚許地點頭:“不錯,你的思維很敏銳,善於抓關鍵,你老師沒看錯你。”

史林心潮澎湃。他在閱讀到這個設想時,隻是把它當成智力遊戲,一點兒也沒有引起重視。但此刻在卓師母的提示下,他意識到:這個簡單的思想實驗也許正好顯示了終極能量的本質。被投入黑洞的物質完成了它在宇宙中的最終輪回,被剃去所有毛發(抹去所有信息),不管它是什麼元素,不管它是什麼狀態(固態、液態、氣態、離子態,甚至是單獨的誇克),都將放出終極能量,被黑洞一視同仁地抹平褶皺,化為烏有。但這和卓師母所說的“對宇宙終極公式的驗證”有什麼關係?卓師母似乎知道他的思想活動,隨即說:

“一六〇小組發現的宇宙終極公式,恰恰揭示了空間‘褶皺’與‘抹平’的關係。利用這個公式,就有辦法讓物質‘抹平褶皺’,放出它的終極能量。所有的物質都可以,而且技術方法相當簡單,比冷聚變簡單多了。我們一般稱它為終極技術。”

卓師母說得很平淡,但史林再次被驚呆了。他激動地看著卓師母,生怕她是在開玩笑。他忽然脫口而出:

“這麼說,冰窟窿可以擴大了,甚至可以無限地擴大!卓師母,那你們為什麼還要保密?”

他說的話沒頭沒腦,但卓君慧完全理解。他是在借用卡斯皮的比喻:即將開始的資源之戰就像一群海豹在爭奪冰麵上的換氣口。是啊,現在冰窟窿可以無限擴大了,因為對資源的爭奪首先集中在能源上,如果物質的終極能量能輕易釋放,那麼,人類能源問題可以說得到了徹底解決,以後,隻用把社會運行中產生的垃圾、核廢料等這麼轉換一下就行了。哪裏還用得著打仗呢?

史林非常亢奮,情動於色。卓君慧心疼地看看這個大男孩:他還是年輕啊,一腔熱血,但未免太理想化。她搖搖頭:

“不行的,終極公式絕不能對外宣布。這是小組全體成員的決定。”

史林的亢奮被潑了冷水,不滿地追問:“為什麼?到底是為什麼?”

卓師母歎口氣:“我這就告訴你。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文明發展的一個潛規則,雖然它並沒有什麼內在的必然性,但它一直是很管用的。那就是:當技術之威力發展到某種程度時,它的掌握者必然會具有相應程度的成熟。形象地說,就是上帝不允許小孩得到危險玩具。這麼說吧,二戰時核爆炸技術沒有落到希特勒和日本天皇手裏,看似出於偶然,實則有其必然性,更不用說它絕不會落在成吉思汗手裏。大自然能有這條潛規則實在是人類的幸運,否則就太危險了。但一六〇小組的出現打破了這種潛規則。由於智力聯網,小組所達到的科技水平遠遠超越時代,至少超越5個世紀。反過來也就是說,今天的人類還不具備與終極技術相應的成熟度。”她強調著,“不,絕不能讓他們得到這個危險的玩具。”

史林悟到這個結論的分量,但並不完全信服。他不好意思反駁,沉默著。卓君慧看看他:“你不大信服這條潛規則,是不是?我們並不願意隱瞞終極技術,不過很可惜,它還有一個……怎麼說呢,相當怪異的、善惡難辨的特點,它使我剛才說的危險性大大增加了。”

“什麼特點?”

“量子力學揭示,一個觀察者會造成觀察對象量子態的塌縮,也就是說,精神可以影響實在。這個觀點有點兒神神鬼鬼的味道,愛因斯坦就堅決反對,但100多年的科學發展完全證實了它。而且,這種精神作用並不是永遠局限在量子世界中——那樣給人的感覺還安全些——通過某種技巧,精神作用甚至可以影響到宏觀世界,比如著名的薛定鍔貓佯謬。這些觀點你當然了解的。”

“是的,我很了解,我一點兒都不懷疑。”

“問題是這種精神作用中的一個特例:當觀察者的觀察對象就是他本身時,這種‘自指’會產生一種自激反應。把它應用到終極技術上,會得出這樣一個結果:如果一個人想引爆自身會特別容易,可以借助於裝在上衣口袋中的某種器具去實現。而普通物質終極能量的釋放相對要複雜一些。”她看著史林說,“你當然能想象得到,這意味著什麼。”

史林當然能想象得到,不由得打了一個寒顫。這就意味著,一旦終極技術被散播到公眾中去,那對恐怖分子太有利了。他們今後甚至不用腰纏炸藥,隻用在上衣口袋中裝上某種小器具,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他想去的地方,然後微笑著引爆自身。而且……這是怎樣威力的人體炸彈啊!按質能公式,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具有大約5×10^(18)焦耳能量,按每克TNT能量密度為5000焦耳算,相當於109噸TNT,也就是說1億噸!而美國扔在廣島的原子彈才1.3萬噸!

太可怕了,確實太可怕了!現在,史林完全理解了一六〇小組對終極公式嚴格保密的苦心。卓君慧說:

“迄今為止,世界上隻有7個人了解這件事。你是第8個。”

史林沉重地點頭,他已經感到了沉甸甸的責任。他也會死死地守住這個秘密,不向任何人透露——甚至包括祖國的國家安全部。隨後他想到,卓師母今天主動向他透露這些秘密,恐怕是有所考慮的,也許是受一六〇小組的授意吧。這些秘密不會向一個“外人”輕易泄露,那麼,一六〇小組可能已經決定接納自己,對此史林沒什麼可猶豫的,雖然“腦中植入異物”難免引起一些恐懼的聯想,有可能毀了他作為普通人的生活(也不一定,司馬夫婦照舊生活得很好),但為了他從少年時代就深植於心中的宇宙終極情結,為了滿足自己的探索欲,他願意作出這樣的犧牲。

卓師母又要進去巡回檢查了,史林幫她插好神經插頭。等她沉入那個思維場後,史林一個人坐在旁邊發呆。卓師母指出的終極武器的前景太可怕,與之相比,今天的核彈簡直是兒童玩具了。因為人類所珍視、所保護、所信賴的一切:建築、文物、書籍、野花、綠草、白雲、空氣、清水,甚至你的親人、你的自身,都會變成超級炸彈。也許一連串的終極爆炸能引起地球的爆炸,直徑6000公裏的物質球在一瞬間能被抹平,變成強光和高熱,人類的諾亞方舟從此化為沒有褶皺的空間,不留下任何痕跡。

話又說回來,如果終極能量完全用於高尚的目的,那時人類文明的前景該是何等光明!這是最幹淨最高效的能源,它的使用不會在係統內引起熵增,人類社會不但一勞永逸地解決了能源問題,連帶著把最頭疼的環境汙染(本質是熵增)也解決了。

但誰能保證人類中沒有一個惡人?沒有一個談笑間在學生教室裏引爆自身的恐怖分子?一萬年後也不敢保證。由於人性之惡,技術之“善”與“惡”被交織在一起,永遠分拆不開。於是,一六〇小組的成員們隻有眼睜睜地看著已經到手的偉大發現而不能用,甚至還要處心積慮地把它掩蓋起來。

史林沮喪地想,看來人之善惡比宇宙終極定律更為複雜難解。也許這就是一六〇小組的下一個終極目標吧——致力於人類靈魂的淨化。

6個人的“智力攻堅”整整進行了兩天。這兩天中,卓師母曾4次進入思維場。那裏一切正常,後來她就不再進去了。但她也不再和史林交談,一直沉思著,眉間鎖著很深重的愁雲。但究竟是為什麼,史林不敢問。晚上她和史林沒去睡覺,倚在椅子上斷斷續續眯了幾次。那6個人則顯然沒有片刻休息,一直處於極為亢奮的搏殺狀態中。第二天晚上7點,卓師母最後一次“進入”,半個小時後返回,對史林簡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