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尋找老東關常瑞金(2 / 2)

我們走的最後一站是老東關北邊一道溝的舊址。一道溝又叫柳溝,是一條自然排水溝。每到雨季,老東關地上的積水順著柳溝朝東北方向流進一處叫土場的凹地,形成東關另一個池塘——土場麻池。這是謎語中提到的第二麵鏡子。如今,柳溝上隻能見到縣運輸公司的辦公樓和進進出出的車輛,土場麻池也成了一塊大苗圃。

在苗圃旁,堂叔講了有關土場麻池的故事。說同樣是麻池,土場麻池沒有東關麻池的聲譽好。因為在舊社會,餓死人的情況時有發生,他們的屍體有些被狼拖狗拽,有的被埋在離土場不遠叫沼圪堆的地方。傳說陰曹地府有規矩,屈死鬼不找替身不能轉世。所以,他們的鬼魂就變成一種叫“纏”的水怪藏到土場麻池裏,專等有人來做替死鬼,造成土場麻池每年有人溺水而死。後來,人們被嚇得不敢到土場麻池去鳧水了。水裏的屈死鬼找不到替身很著急,於是就找岸上的人作起怪來。有個賣粉條的路過土場麻池岸邊,秤錘忽然掉在地上順坡滾進麻池,賣粉條的人沒追住,正回頭要走,又見那秤錘漂了起來。他沒加思索就去撈,突然被“纏”拽進麻池淹死了。

故事是夠邪乎的,但就是有人不信邪,東關曾有幾個年輕人專門到土場麻池去會那“纏”。結果是怎麼下去還怎麼上來,甚事沒有。我問那幾個年輕人是誰?堂叔說他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幾個分別叫馬武、黑雞、二堆,都是他穿開襠褲時的朋友。解放戰爭時期一起參了軍,可惜他們先後在臨汾和運城兩個戰役中光榮犧牲了。說到這裏,堂叔眼圈發紅,兩行老淚沿腮而下。他哽咽著說:“當年他們為國捐軀,沒見到全國解放,更不知道家鄉的變化。我比他們強多了,新中國的福我享了大半輩子,如今快要去和他們見麵了,我就想尋找一下老東關,找回兒時的感覺,拍下舊址上新的景色,用真實具體事例告訴馬武、黑雞、二堆,他們的鮮血沒有白流。”

噢,弄了半天堂叔的本意在這兒呢!難得老人這份兄弟戰友情,這麼多年還久久不忘。想必那幾位兒時的夥伴、部隊的戰友正在另一個世界期盼著呢。

走完老東關,堂叔歇心了。可我總覺得不很完美,因為我知道長子即將興建一座大型文化廣場,抑或能在裏麵修起像三國城、水滸城一樣的長子老城,老東關就肯定會清晰地凸現出來。屆時,如果堂叔還健在那可該多好!

說起蒼上巷,曾經或至今仍然生活在巷子裏及巷子周圍的老住戶,當然不會忘記,30年前的它實在讓人汗顏,是當之無愧的一條長子龍須溝。而不少縣城內的“80後”孩子對巷子的擁堵、熱鬧也不應該那麼健忘的,因為他們的啟蒙就是從這裏(長子縣機關幼兒園)開始的。陵穀變遷,鉛華盡褪,從歲月深處一瘸一拐走來的蒼上巷見證了時代的步伐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