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女人就是一種修行(2)(1 / 3)

林徽因的理性使她保持著一份矜持,也正是由於這份矜持,使她剝開纏繞在周身的熱火,冷靜地麵對自己,麵對徐誌摩。她與他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沒有放任一時的情動,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徐誌摩負責。

這場愛情拉鋸戰,林徽因贏得漂亮。她沒有背棄應有的理智,更沒有因一時的衝動而介入徐誌摩的婚姻,背負上拆散別人家庭的罪名。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林徽因的膽怯,她不敢回應徐誌摩對她的愛。

不,與膽怯無關。

詩人的一廂情願沒有得到回應,不是因為她的懦弱,也不是因為她的羞澀,而是她的矜持與理智時刻提醒著她,要慎重地麵對一切。

每個女人的生命中,都會遇到愛情的難題。

也許是一個對你癡情不悔的男子,讓你猶豫不決,不知如何選擇;也許是你為之奮不顧身的男子,他的薄情與冷漠讓你撞得頭破血流,卻義無反顧。

愛情混雜著很多種可能,自是不能一一細數。

可不管如何,請記住你是女人,不是無所不能的女金剛。

事物都有表麵與內在,有時候難免會看走眼,甚至會亂了心。不要任由自己迷失,而忽略了可以看清真相的蛛絲馬跡。

是女人,就要懂得矜持的意義。不是拋磚引玉,故作姿態,而是防止一時疏忽大意,害人害己。這是保全自己,也是保護別人的萬全之策。

愈是癲狂,愈是該冷靜下來,重新自省一番,問一問自己,是不是該矜持。

麵對"仇敵",也要平和

沒有人擁有全世界的朋友,也沒有人擁有全世界的敵人。

有人欣賞你,也就會有人厭惡你。對於真心讚美自己的人,我們報之以微笑,並樂意與之成為朋友,引為知己;對於瞧不上我們的人,也無須嚴厲回擊、大聲反駁或辯解。

對別人惡意的中傷,是選擇以牙還牙還是一笑了之?這是需要慎重思考後,才能作答的問題。

當年,位於北京東城區北總布胡同3號的四合院(現為24號院"是林徽因的居所,"太太客廳"也指的是這裏。在這裏,她以自己獨有的魅力征服了當時的文人墨客,贏得了他們的讚美。

她是胡適眼中的"中國一代才女",她是徐誌摩"波心裏的一點光",是沈從文口中"絕頂聰明的小姐",是金嶽霖甘願終身不娶,"逐林而居"的理由,是梁思成心中"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太太客廳"以她為中心,聚集於此的都是當時北京城數一數二的學者、教授。他們三五成群地來到林家,大家無拘無束、暢所欲言。

參與進來的賓客,以男士為主,客廳裏常伴有歡聲笑語,不斷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不管哪個年代,受歡迎的女人,雖令人羨慕,但也招人嫉妒。說到這裏,便不得不提冰心。

李健吾說:"她們(林徽因和冰心"是朋友,同時也是仇敵。"

1933年9月,冰心發表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從發表之日起,就不斷有人質疑,這篇小說旨在諷刺林徽因的"太太客廳"。

《我們太太的客廳》講述的是發生在北平的一座獨立小院的客廳中的故事。這個客廳被仆人炫耀為"我們太太的客廳",是太太舉行沙龍聚會的場所。在詳細地描述過客廳的布置後,主角們便紛紛登場了。先是太太、太太的傭人和女兒,隨後是藝術家、自然科學家、政治家、哲學教授、詩人、外國的交際花、醫生一一出現在情景裏。

華燈初上時,客人紛紛離去,唯獨詩人留了下來,待我們的先生回來後,我們太太在詩人離去的那一瞬間,"忽然地站起,要叫住詩人",但詩人已走出了小院門口,走出了院中的光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

讀罷全篇,林徽因將自己對號入座,常出入林徽因的"太太客廳"的蕭乾和林徽因的想法一致,認為小說寫的是她。

林徽因的留美同學、同時也與冰心交往甚密的陳意,晚年曾說:"冰心的《我們太太的客廳》這篇小說是諷刺林徽因和徐誌摩的。"

暫且不去管他人怎麼想,普通的讀者也會產生這樣的想法。認為冰心在才貌上輸給林徽因,看不慣她被眾星捧月、大出風頭,因此心裏不是滋味,才會通過一篇不加掩飾的小說,去挖苦、諷刺林徽因。

事實是否如人們猜測的那樣,我們已經無從考證。不管是誰,看到了一篇與自己經曆相似的小說,都會對號入座、胡思亂想。想多了,難免會心生怨恨,尤其是女人,遇到這種"不懷好意"的指責與諷刺,隻怕會選擇隔空辯解,或是陰陽怪氣地指責別人一頓。

林徽因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了一種溫和卻又不失機智的應對方法,托人送給冰心一壇山西老陳醋。

在中國,"吃醋"是有弦外之音的,暗指別人酸溜溜的心思。林徽因以一壇陳醋回敬了冰心的調侃,很隱諱地表現出了自己的不滿,這一點很令人欽佩。

麵對自己不喜歡的人,看不順眼是正常的,人有七情六欲,不喜歡誰,不被誰喜歡,都是再簡單不過的一件事。

隻是,難就難在遇到別人的非議或指責時,是不是能夠以平和的心態去麵對,虛心地接受批評,坦誠地交換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