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奪回影視陣地?(1 / 1)

行業觀察

一說到追劇,美劇、英劇、日劇、韓劇無疑熱門。不論是公司白領抑或在校學生,今日之青年,大都對外國影視劇如數家珍。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高校內利用課餘時間放映的影片大部分是外國大片。這一以年輕人為主體的龐大受眾群體不但愛看進口劇集,近幾年已經發展為以看原版為榮,而不屑於看中文配音版。

在急切的“追求”下,國內相關媒體授權合法引進的劇集的引進力度及更新速度遠遠無法滿足“需求”,於是,一些影視資源網站開始非法引進和更新各國最新的影視劇集。這就使得這些國外的影視劇集仍然以半公開的方式在國內大行其道。

與幾十年前的青年人心目中國產與進口的影視劇爭奇鬥豔、各有千秋不同的是,今天的青年人所喜聞樂見的影視劇裏已經很少有國產劇集的位置。不少人往往會認為,不過是影視作品,隨他們去看,沒關係。但青年代表了社會與國家的未來,如果填補當下中國青年精神需求的都是境外的影視作品,真不敢想象今後他們在成為國家棟梁時的價值評判標準究竟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

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有關限製境外影視劇在國內非法播映問題發布了禁令。這些舉措雖然主要是出於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但其對於應對上述問題的作用也是顯而易見的。

有關部門的一紙禁令固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今天的不少粗製濫造的國產影視作品,尤其是電視劇亦難卸其責。說到國產電視劇,87版的《紅樓夢》無疑當屬經典。但沒有劇本的精益求精、沒有寒暑三度、艱苦卓絕的邊訓練邊拍攝,經典何來?除經典著作的改編劇之外,那一時期也產生了大量其他題材的經典作品。

抗戰題材有《夜幕下的哈爾濱》、《鐵道遊擊隊》,警匪偵探題材有《玫瑰香奇案》、《便衣警察》,恐怖懸疑題材有《遺案中的疑案》,武俠江湖題材有《江湖恩仇錄》、《白眉大俠》,家庭倫理題材有《渴望》、《牽手》,青春勵誌及校園題材更有《十六歲的花季》、《北京夏天》等。

可見,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裏,大陸的影視界幾乎在所有題材上都為億萬觀眾奉獻了上佳的電視劇作品。幾十年之前尚且可以做到這些,在人才輩出、融資渠道漸趨多元、拍攝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雖也有少數精品,但國產影視劇整體質量的今非昔比是大家心知肚明的,而主旋律影視作品更是少得可憐。這一現象著實發人深省。在國內業界如此的“自甘沉淪”之下,向國外劇集拱手讓出市場亦是必然結果。

要徹底扭轉如今影視陣地的被動局麵,亟須治本和用疏,即全麵提高國產影視作品尤其是電視劇的質量,在此基礎上,不妨大方地允許外國劇集進來,以國產劇集的高質量與其展開真槍實彈的正麵交鋒,以質取勝,這樣才能真正奪回曾經擁有但目下幾近喪失的陣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