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青春是份禮物,所以我們相遇(3 / 3)

最後那節課,我陶醉的挺深的,下課後教室裏的人幾乎都走完了,而我卻已陶醉的無法自拔了,於明走了過來拍了拍我的肩膀,笑著說“別睡了,已經放學了”,“哦哦”我抬起了頭,看到是他,也笑了,“這麼巧呢,我還沒發現我們在一個班”“恩,確實,睡的這麼坦然,怎麼會發現我呢”“嗬,也是,不過認識了這麼久,我還確實不知道你的名字呢”,“於明,你呢”,“林南笙,既然是朋友中午就一起吃頓飯吧”“哦,不了,中午我還有點事,改天吧”,“恩,好吧,拜啦”,接著我的快步離開了,就這樣簡單的幾句話我們成了正式的朋友,但這就夠了。

我在學校裏過了午飯後,漫無目的走在校園裏,陽光透過樹葉,在地麵上灑下一片斑駁的碎片,我低著頭,影子時不時的和樹影重疊在一起,被陽光拉的很長。

恍惚間,似乎聽到有人以小碎步向我跑來,還沒來得及抬頭,就感覺到了肩膀處隱隱的痛覺。我被撞的連退了兩步,恨惡惡的盯著眼前這個人,他急忙的撿起被撞飛的東西,並且向我道歉,但當他抬頭的時候竟說了句“哎,你不就是以前一班那個挺二的男生嗎,誰都看的出來你是男的嘛,至於這樣提示麼”,當時我真的是想揍他,想著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最好不要惹事,所以我還是忍了下去“嗬,我也認識你,你不就是那個十次戀愛,九次被拒絕的徐書嘛,那麼喜歡輸啊,還真是與眾不同呢”。看得出方才臉上略帶的淺笑早已淡去,卻有了一絲尷尬,不知所措的他擦過我的肩,說了句“再見”“是想說再也不見了吧,還有名字有時候還真得好好去理解”,他隨口應了一聲,沒有回頭,指不定在心裏怎麼罵我呢,誰管他呢,這不重要。

就這樣時間一天天地流逝著,我們時而迷茫,時而清醒。

上課的鈴聲總是最能挑逗我們心情的,如果哪一天,上課鈴聲突然變成了歡樂頌效果大概也是這樣吧。

不知怎的上課有近十分鍾了,都不見教室外的瓷磚上邊有黑影浮現“呦,這可不是老梁的風格呀”,漸漸的教室了火爆的場麵已經是控製不住了。“我看這節課是不會來了吧,說不定在哪家睡過頭了呢,要不然我們出去吹吹風好了”,付哲羽調侃到,“哎,我認為哲羽同學的提議不錯,那麼我們現在就走麼”“好啊,把球帶上吧,嗬,為了我們能更好的吹風”,“恩,於明要一起麼?”他猶豫著“哎呀走吧,猶豫什麼呢”,他還是點了頭,我們三個剛走到教室門口,管事的班長擋在了門口,突然全班都安靜了下來,哪知哲羽上去就把班長推開了說了句“別在我麵前作秀,壞人這角色我演慣了,勸你別管閑事”,班長也沒再攔著,在球場上嗨了會,於明有點擔心了“差不多了,可以回去了”,“擔心什麼,再玩會”,哲羽說著,我知道於明是個比較謹慎的人想了想也是該回了“好,我們走”,可終究還是來遲了一步,“隔了兩間教室我也能聽到老班訓人的聲音”,可是沒有辦法了走到門口“報告”“給我在外邊站好了”。這一次老班好像真的是生氣了,下課以後也沒有理會我們,就回到了辦公室,教室裏出來了個看熱鬧的人,“呦,翻船了吧,你們猜這次老班會怎麼收拾你們,是請家長,還是回家玩兩天,還是寫一份五千字的檢討,唉,不說了,說多了都是淚啊,你們還是默默的承受吧”我拍了拍他的肩“給我滾遠點”“別,哦對了,告訴你們老班還有有個大招呢,掃全校的女生廁所,想想那廁所裏滿地的“荒野”,嗬嗬,走了啊”。

站了整整一個下午後,還是把我們叫進了辦公室,剛進門一切都顯得那麼熟悉“老常客了吧,對這裏的環境很喜歡對麼”,“不不”我們輕聲回答。就這樣簡單的對話,原本以為會有多麼的驚濤駭浪,卻也不過是平常風雨罷了,到了最後果真對我們放大招,“但你們犯了錯怎麼也要有點懲罰對吧,我也不多說了,就去掃幾天全校的女廁所吧,還是簡單嘛,不過不掃幹淨不許上課啊”還能怎麼辦,隻有默默的答應了。可哪有那麼簡單,男神般的形象被毀,殺人現場般的女廁所最終讓我們爆發了,我們要報仇,怎麼辦,找班主任談判,顯然不行,說不定隨隨便便就把你發配邊疆了。看來付哲羽認真了,上課十分專心的走神。

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在教室裏把我抓著不停的搖“我想到辦法了”“嗯嗯,你說嘛,別搖了,我都暈了”,“這兩天學校不是正好出了不放周假,集體交錢補課嗎,嗬嗬,這回就栽到我手裏了”,從我的角度看這實在是不能怪付哲羽,這隻能怪學校自己收了這麼一個近乎拔尖的反叛分子。這也確實不能怨誰。

計劃成功的必要因素就是完美的行動。就在這天的中午,我們約了七八個朋友,借了十幾部手機到於明了家裏開始真正實施我們的計劃。剛開始給教育局打電話我們還會把事情說清楚點,“喂,是市教育局麼,我是……”“好的好的,我們會盡快處理這件事的”,漸漸的我們開始轟炸了,經過幾個回合的轟炸我們才決定停手,“嗬嗬,就看效果如何了”。

還記得就在那個晚上快下晚自習的時候,老班正跟我們說:“明天補課大家都認真點啊”突然廣播就響起了:經學校決定暫時取消補課。

接著教室裏就是不能控製的歡呼,老班欲言又止,卻終究是笑了,隻有我們幾個略顯淺淺笑意,淡然的表情,像幾個幕後的黑手。

就這樣我們幾個年少的孩子在叛逆中相遇且相擁。我也不明白我們幾個完全不同的性格為什麼會成為朋友,不過友誼這東西本來就是解釋。在青春裏最重要的就是遇到了值得我們去回憶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