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校場觀摩(3 / 3)

而和長弓相比,弩兵的訓練科目略有不同,弩兵們配備的都是清一色由奧卡發明改進、然後成為軍隊製式裝備的擘張弩,這種弩結合了曆史上中國弩的很多特點,輕便、精準、力度強勁,裝填靠著滑輪組也變得十分輕鬆,另外奧卡還為其裝上了箭匣,減少了裝箭浪費的時間。這種弩的射程可達120米遠,80米內可透木盾,40米內可穿重甲、20米內可精準狙殺,完全滿足了軍隊的需求。戰陣之中,弩兵可以用密不透風的弩箭封鎖迎麵衝鋒的敵軍,特別是對騎兵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不過,由於弩有瞄準器,射擊精準度比較好掌握,所以訓練中更多的士兵是訓練障礙物中間穿行過程中的射擊,這種訓練主要是針對日耳曼地區多山林的特點,掌握了弩在複雜環境下的使用可以讓他們更好的為深入山林搜捕殘餘日耳曼人的步兵同袍提供掩護和協助。

弓弩區再往前,就是步兵區了,對於羅馬步兵的訓練,奧卡認為原先羅馬人數百年總結下來的方法和經驗已經十分完善,並不需要做大的變動,所以基本保留,隻是增添了一些細節,要說大的變動就是裝備和陣列的增加。

裝備上,奧卡認為隨著冷兵器作戰的發展,光靠方盾、短劍已經不足,所以將斧槍、超長拒馬長槍這兩個極為注重團體作戰的兵器引入了進來,這兩樣武器將增加羅馬軍團應對更殘酷、更多樣情況的防禦反擊能力。而除去裝備,奧卡帶給羅馬軍團最大的變化就是對戰陣的精研,原先羅馬軍團的戰陣太過單一,而且十分死板,奧卡結合了東方的陣法之道,為羅馬軍團量身打造了一套12種戰陣。

羅馬軍團的紀律性讓奧卡不用擔心複雜的陣型讓士兵們到了戰場上忘了該怎麼走路,所以,新增加訓練的陣法都比較複雜,不過威力強大,殺機內斂,對於那些羅馬的敵人來說,神秘的陣法絕對是他們無法領悟的東西。

最後,自然要說說騎兵了,騎兵一直都是羅馬的軟肋,然而騎兵偏偏是冷兵器作戰時代的王者,所以奧卡必須要扭轉羅馬軍團的的頭重腳輕。

軍改後的羅馬騎兵分為兩類,一類是通用的輕騎兵,既可以斥候偵察機動,也可以穿插進攻,配備弧麵鍛壓胸甲、革質鑲綴鐵片的護肩、裙甲,帶有護麵的科林斯式頭盔、武器是長矛和戰劍(即十字騎士劍),坐騎不披甲、配有高橋馬鞍、雙邊特製馬鐙;第二類是特殊騎兵,包括弓騎和重騎兩類,弓騎兵是在裝備了以上輕騎兵所有裝備的基礎上,另增加了弓箭,具備了遠程打擊能力,而重騎則是在裝備上有較大不同,重騎兵也稱為騎士,他們的裝備堪稱奢華拉風,首先是內襯外全部穿著鏈甲,鏈甲外又穿上弧麵鍛壓連體式的板甲,外披繪飾羅馬圖案的罩衫,頭戴全覆式盔,手持超長騎槍,近戰則用騎士劍和戰錘,胯下戰馬全是純血統的高大強壯日耳曼馬,同樣全身披掛馬甲,衝刺力恐怖!

騎士的全身防護到了極限,武裝到了牙齒,他們將是純粹的衝陣狂魔,當然,如此昂貴的裝備讓他們的人數有限,目前裝備起來的僅有不到千人,但這區區千人,若是在平坦地形正麵衝擊,撕裂萬人敵陣輕而易舉,這就是花錢的好處。

不過,眼下奧卡卻沒辦法視察騎兵,因為他們都已經去往城外的平坦地形進行訓練了,令奧卡感到有些鬱悶的是,羅馬人似乎真的不適合當騎兵,反倒是那些俘虜的日耳曼人在奧卡的眼裏,簡直就是天生的騎兵,怪不得曆史上後來日耳曼人國度的條頓騎士、諾曼騎士還有最富盛名的聖殿騎士那樣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