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物學積件係統的研究現狀及發展策略
理化生教學與研究
作者:郭芸 龍中兒
摘 要: 積件係統是針對課件的局限性發展起來的新一代CAI教學軟件,已成為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方向。中學生物學積件係統研究多停留在理論層麵,對實際操作和教學實踐關注較少,本文為此提出發展中學生物學積件係統研究的策略。
關鍵詞: 積件係統 中學生物學 教育應用 實踐研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為教師教學和學生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資源環境和學習工具”,計算機輔助教學(CAI)成為大多數教師最常使用的教學手段。然而,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和CAI課件的廣泛使用,其固化性強、開放性差及互動性不足等缺點日益顯現,極大地製約現代教學的發展。
1997年3月,全國中小學計算機教育工作會議提出,必須尋求適合中國教育特色與課程教學的CAI發展道路,即第二代教學軟件——CAI積件的開發[1]。同年,上海師範大學黎加厚教授係統闡述了“積件”的概念:是師生根據教學需要自主組合運用的教學信息和教學處理策略庫與工作平台,由積件庫和組合平台構成,能充分發揮師生的創造力,拓展CAI資源的通用性和實用性[2]。因此,積件即積件係統[3]開始受到學術界的廣泛關注,並掀起一係列研究熱潮。
本文梳理了近10年我國有關積件係統的研究文獻,期望通過分析研究現狀、發現研究問題、總結研究經驗,為中學生物學積件係統的發展提供參考。
1.積件係統研究文獻統計及分析
通過“中國知網CNKI數據庫”對有關積件係統的學術論文進行跨庫檢索,檢索主題設定為“積件”,檢索範圍包括“期刊、特色期刊、博士、碩士、國內會議、國際會議、報紙、專利、成果、學術輯刊”等10個數據庫,發表時間為2006—2015年,結果共檢索得到1282篇相關文獻(截止2015年8月16日)。對這些文獻進行閱讀、分析和篩選得出與積件係統密切相關(以積件係統為文章主旨)的426篇文獻,並對其進行統計學分析。
首先,有關積件係統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理論探討、技術開發、教育應用及研究反思等四個方向。其中有關積件係統理論探討的文獻總占比29%,內容包括積件係統的起源、定義、特點、組成、開發的必要性及原則、開發軟件簡介等,均為期刊類文獻,其間2006—2010年文獻量大,為主要研究方向,2010年後占比逐年下降,說明學者對純理論的積件係統探討已逐步成熟。積件係統技術開發的文獻總占比21%,主要涉及積件庫的建構、積件製作軟件(如Flash、Authorware等)的應用、積件的存放與管理、積件組合平台的開發等,此類研究年占比不高,但2007—2009年文獻中的碩士學位論文數量較多,有一定參考意義。積件係統教育應用(與具體學科教學的結合研究)的文獻總占比最大,為48%,且呈逐步上升態勢。本文將該領域文獻進一步細分為應用理論研究和應用實踐研究,其中應用理論研究包含積件係統介紹、與具體學科結合的基礎、開發軟件的選擇等,占31%,應用實踐研究涉及積件製作、積件係統建構、教育實驗研究等,占17%。由此可知,積件係統的教育應用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論層麵,積件或積件係統建構及實踐應用研究並不多。積件係統的研究反思是學者對當下積件係統理論及建設方麵的現狀和問題的思考,僅占2%,卻對積件係統發展有重要的學術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