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樣的方法,一周之內必須要看到效果。”周立動用了一把手的權威,“從明天開始,所有人員都給沉到村裏去,在村裏設一個拆遷指揮部,每天早晚簽到,兩天過一次堂。一般工作人員交一千元保證金,班子交五千,明天下午下班前全部交到財政所。胡鄉長,你安排財政所,如果逾期不交的,全鄉進行通報。按期拆掉的予以退還,每提前一天給予一百塊錢獎勵,提前一周完成拆遷任務的,保證金一比一配套。”
沒有人相信什麼一比一配套的話,但是所有人都相信,保證金是必須要交的,完不成拆遷任務,保證金是一去不複返的,雖然心裏都不大自在,但是在苦水,周立的話就是聖旨,無敢不遵從。
這個方法在很大程度上給了拆遷組極大的壓力,隻得按照這個要求交錢,上門做說服工作。
林哲宇這個組長自然也是要去的。工作組的成員不少都是本地人,甚至有的就是新園村的,熟人熟事,談起來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語言,但是效果卻是不甚理想,原因無他,在利益麵前,天王老子都不行,就別說其他人了。
兩天下來,林哲宇掌握的情況是,三個小組一共四十六戶,隻有三戶態度有所鬆動,其他四十一戶根本沒有任何退步。
當晚的過堂會上,周立對工作組成員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林哲宇這個負責具體事務的副組長自然是首當其衝。
發了一通火,周立離開的時候,讓林哲宇上他的車來。
在車上,周立道:“林鄉長,剛剛發火,那是做做樣子,你別往心裏去。”
林哲宇笑了笑:“工作不力,批評也是應該的。”
周立悵然一歎道:“我還真沒想到推進難度這麼大。”
林哲宇道:“周書記,沒有人會嫌錢多,關鍵是現在根本談不上多,評估價格本來就不高,現在再刮一層皮,換了是誰也不同意拆。”
“再看看吧,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能提高補償標準。”周立猶豫著道。
林哲宇知道他的想法,他是擔心這麼早做出讓步會讓百姓胃口大開,所以想采取各個擊破的方法,可是他低估了民間傳播的力量。林哲宇道:“周書記,有同誌提出針對個別不同情況提高補償標準,這個方法如果隻針對一戶兩戶還行,但是這麼多的戶數,很難保證不傳揚出去。”
周立蹙著眉頭,林哲宇道:“緩一緩看看情況是需要的,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可以說評估公司的評估依據錯了,請評估公司重新出一份評估報告,試探一下反應怎麼樣。”
林哲宇又道:“周書記,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周立道:“你我什麼關係,還有什麼不能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