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帝國和蘭斯國並沒有冰釋前嫌,隻不過是因為昭仁帝國的強勢出現,所以達成的短暫同盟罷了,這從雙方的兵力部署與互不相助的情況就能看出來,一切合作的基礎就是源於昭仁帝國的出現,那麼假若此戰把昭仁帝國滅掉或者打殘之後,那麼烈陽帝國與蘭斯國必定還有一戰,也就是延續之前卓陽星係的戰爭。
基於此,那麼烈陽帝國和蘭斯國之間的未來戰爭也就可想而知是多麼的慘烈,但是這就是國與國之間的相處之道,從來沒有親密的夥伴,存在著的必定隻有共同的利益,有利則聚,無禮則散。
在解決昭仁帝國這個潛在的危險因素之後,雙方必定是一場死戰,這是非常顯而易見的結果,雙方也是心知肚明,但是現在作為共同對付昭仁帝國的盟軍,一份可有可無的默契還是能夠維持一段短暫的時光的,最起碼在昭仁帝國被重創之前還是能夠可以維係的。
把此處星域的國家勢力填上顏色,四處顏色之中,三處燃燒起了戰火,唯獨剩下的大漢就能夠獨善其身?假如這樣想,那麼大漢就真的離滅亡不遠了,沒有後顧之憂,也就意味著大漢失去了輾轉活動的能力,若是想要發展必定隻能通過不斷的戰爭進行擴張,尤其是在目前的這種情況下,若想把大漢遊離於這場戰爭之外,那麼等待大漢的就必定是敗亡這唯一的一條路。
現在擺在劉徹眼前的選擇題很簡單,也並不複雜,就是為大漢挑選出一個對手罷了,那麼他就必須要從烈陽帝國和昭仁帝國之中選出一個目標來,根據現在的狀況來分析,烈陽帝國自然不是一個很好的目標了,如果對昭仁帝國動手,很可能就由兩家瓜分變成了三家,大漢哪怕搶不到最甜最大的果實,但是還是能夠搶到一些甘甜味美的果子的。
但劉徹也很清楚,正是因為如此,若是昭仁帝國滅亡,那麼等待大漢的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畢竟唇亡齒寒的道理還是能夠理解的,哪怕說昭仁帝國並沒有成為大漢的“唇”,可是作為出頭鳥的存在,昭仁帝國的存在還是為大漢吸引了絕大部分的視線。
那麼劉徹在經過思量之後,在與巴筱章等一眾軍官大員進行了緊急的磋商之後,在與山特再三進行了確認之後,戰備多時的大漢海軍進入到了戰爭的準備階段,大漢海軍將執行之前的目標,依舊把烈陽帝國的中陽星係設定為了攻略的對象。
隻不過在出兵之前,劉徹還是再次約見了昭仁帝國的使者秀吉純,宇宙外部的形勢並沒有隱瞞後者,而這次大漢的出兵更是沒有藏著掖著,隻不過在出兵中陽星係的理由上,劉徹還是賣了幾分的乖巧,扯出了為盟友而戰的幌子好好地在秀吉純那邊搏得了幾分的好感,並且借著這個機會,順理成章的抹去了昭仁帝國的索求。
對此,秀吉純沒有任何的不滿,相反的,正是因為他知道外部的環境對於昭仁帝國來說已經是岌岌可危的情形,所以對於劉徹此次出兵烈陽帝國中陽星係的決定,秀吉純還是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以及敬意。
秀吉純是一個典型的國家主義者,對於他來說,現在不管抱著什麼樣的目的參戰都是對昭仁帝國的友善行為,那麼也就能夠稱之為昭仁帝國的盟友,真正意義上的盟友。
“我會盡快趕回去麵見裕澈天皇陛下,並且轉達大漢對昭仁帝國的友誼,至於現在還是請您速度發兵吧。”
實話實說,秀吉純並不看好大漢對烈陽帝國的戰力,隻不過此時的參戰絕對可以牽扯烈陽帝國的精力,並且牽製一部分的軍力,這對於處在戰爭旋渦之中的昭仁帝國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