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時間如期來到了。雖然好多課本知識尚未搞明白,祈冰和大明他們隻能抱著背水一戰的勁頭,昂然進入了考場。
考試結果很快出來了。那天班主任蔡老師宣布快慢班名單時,全班鴉雀無聲,靜得似乎可以聽見每個人的心跳聲。大家都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態,那種氛圍像是到了某種大限將要來臨一樣,令人惶恐不已,惴惴不安。
全年級八個班,隻有兩個快班的名額,相當於全年級隻有四分之一的人能夠進入快班。全年級八個班大約有464人,平均一個班58個人,按全年級算也就是隻有116人,按一個班算隻有14人左右(每個班情況不一樣,有的班多點,有的班少一點)進入快班編製。
為了這一天,好多同學都在作最後艱苦的努力,當然也有像溜子華子這類認為自己不行,早已放棄的同學,這樣的同學為數並不多。
當蔡老師首先報出牛大明、王誌軍等人的名字,而沒有祈冰名字的時候,祈冰感覺天像慢慢塌下來一樣。他期待裏麵有他的名字,心裏催促著:快點,快點。當最後叫出祈冰的名字時,祈冰頓覺眼前一亮,哇,天還是在蒼穹之上啊。祈冰開心得不得了,一個多月來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他們班上的明輝和珍珍沒有如願進入快班。
放學後,大明誌軍和祈冰挽著手,一起哼著《祝酒歌》,快樂地回家報喜訊。
過了寒假後上學後,全年級重新分班。一班和二班是快班,其餘是慢班。大明被分到了一班,祈冰和誌軍進了二班。祈冰和大明從小學到中學一直在一個班裏,這次分開了著實有點難舍,心裏有點傷感。雖說還在一個樓層,但畢竟是分開了。
時間不多了,僅有一個學期的時間,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能不能在這樣短暫的時間裏,快速提高學習成績,如願進入重點中學,這無疑是祈冰他們遇到的第二個重要的人生關口。
而對於溜子和華子來說,他們認為自己不是讀書的料。甭談重點中學,就是快班他們都不敢奢想。其實他們也很羨慕祈冰他們,也希望像他們那樣好好讀書,將來出人頭地。可是轉過頭看看自己,隻得放棄,隻得哀歎,隻怨娘老子沒給他們會讀書的腦袋。不是不想去考,不是不想去努力,因為自己的原因,因為可伶的分數,跟他們比起來,不認輸都不行。也許他們認為這是命運的安排,上天的旨意。自己的朋友們考取了快班,他們為此感到驕傲,也衷心希望他們以後走得更遠,更高。
不過,他們相信一點。一個蘿卜一個坑。人活在世上總有他發揮作用的地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是溜子爺爺告訴他的。還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個人的天資和悟性都不一樣,不可能人人都去做“秀才”,也不可能人人去做農民。這個世界上總有一件事情適合你去幹,適合你去做。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幹,願不願意做了。
溜子曾經喪氣地跟祈冰說:“我不知道以後會做什麼,讀書是我的障礙,我是真的厭惡讀書。還是你們好,可以在這條路上走下去。我隻能混到哪裏算哪裏,在學校不多的時間裏,還可以陪陪哥們幾個,還可以再一起說說話,聊聊天。”
祈冰也很難過,也想勸他,但是虛偽的話,他說不出口,這樣對他不公平。祈冰隻能這樣跟他說:“你盡量別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能夠學點東西就努力學點。知識終歸是有點用的,不論以後做哪行。”
溜子笑著說:“是的,隻能這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