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沙漠的氣候炎熱幹燥,幹旱地貌類型多種多樣。由石漠(岩漠)、礫漠和沙漠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東部地勢較高的地區,尼羅河以東的努比亞沙漠主要也是石漠。
礫漠多見於石漠與沙漠之間,主要分布在利比亞沙漠的石質地區、阿特拉斯山、庫西山等山前衝積扇地帶。沙漠的麵積最為廣闊,除少數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處都有大麵積分布。著名的有利比亞沙漠、賴卜亞奈沙漠、奧巴裏沙漠、阿爾及利亞的東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納沙漠、比爾馬沙漠等。麵積較大的稱為“沙海”,沙海由複雜而有規則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態複雜多樣,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較低的流動沙丘,還有大麵積的固定、半固定沙丘。
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帶和大西洋沿岸地帶。從利比亞往西直到阿爾及利亞的西部是流沙區。流動沙丘順風向前不斷移動。在沙漠曾觀測到流動沙丘一年移動9米的記錄。
從空中看,阿拉伯沙漠像是一片廣漠的淡沙色地帶,偶有一列朦朧的懸崖或山脈、黑色的岩漿流或延伸到天際的微紅沙丘體係。駝徑在飲水點之間的地麵上交叉。植被初看似乎並不存在,但卻可看到地表的一層細微的茸毛,或力求生存的片片綠色灌木。幾乎總有和風吹拂,而隨季節的變化變成暴風。無論是寒冷還是炎熱,這些氣流或使沙體冷卻,或將其烤得滾燙。日月在晴空中是明朗的,不過沙塵和濕氣卻降低能見度。
利比亞沙漠中的生活
居住在沙漠裏的人自有誘人之處。他們比尼羅河畔的埃及人更
保守,更粗獷。貝都因人與大自然和睦相處,盡力保留著自己的傳統。他們講阿拉伯-柏柏爾方言,有時和開羅的語言有很大的差別。但今天,所有的人都已會講官方語言阿拉伯語。中央政權正努力使遊牧民定居,增加國家的有效麵積。鑒於埃及的人口壓力,這是可以理解 的。但在這一過程中,沙漠中居民的文化屬性正麵臨消失的危險。
在阿拉伯沙漠中誕生的宗教伊斯蘭教以原始的形式在這裏出現,是徹頭徹尾的一神教,純潔到了極至。幾塊麵向麥加的石頭,少許水,就可以夠一個人在祈禱前行“淨身”禮。這裏的人離開羅清真寺的柔軟地毯和彩色大理石相去甚遠,但靜默是深沉的,篤信的熱誠也是感人的。
這裏的風光和明信片上所讓人聯想起的風光毫無共同之處。在明信片上,沙漠往往被表現成一大片廣闊的單一形式的大地。實際上沙漠遠非那麼單一,以至向導能指出沙漠中最富有戲劇性的外表:金色的沙丘的移動,大風過後地形的幻化,還有泉水。在那一點點神奇的水源周圍環繞著微弱的生命的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