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好萊塢在培養接班人這件事上很有一套。迪士尼旗下的皮克斯采用共同導演模式,讓有資曆的老導演帶著一群新人導演以此培養新人導演運籌帷幄的能力。這就意味著,同一係列的電影,即使換過導演,水平差距也不會過大,而且導演是個循序漸進的進步過程。
但宮崎駿的接班人卻很難找到。現在,吉卜力隻有兩名新人導演,宮崎駿的長子宮崎吾郎與米村宏昌。鈴木敏夫認為曾是一名景觀設計師的宮崎吾郎具備成為動畫導演的資質,並在《地海戰記》的一次企劃會議中表達了觀點。於是,盡管宮崎駿極力反對,但沒有任何動畫經驗的宮崎吾郎還是被突然推上了導演位置。米村宏昌一直在吉卜力擔任原畫師,曾參與《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懸崖上的金魚公主》等作品的原畫製作,但動畫導演經驗同樣為零。零經驗挑大梁的情況下,他們的作品的反響倒是不錯,但有日本業內人士指出,這完全是依靠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後台和宮崎駿光環的影響力。
“我 4 歲時的童年記憶,就是拉著父親的手,在燃燒彈的火雨中四處奔逃。” 經曆過二戰創傷的宮崎駿始終在作品中貫穿著對人與自然及戰爭的反思。偏愛以架空世界裏發生的幻想故事來承載劇情,最寫實的就是紀錄片,因為他認為“幻想故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去年,宮崎駿以二戰時零式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為主人公創作了《起風了》。然後在9月份,他宣布退休。
失去了發動機,吉卜力工作室便沒有了動力和能量。
而宮崎駿依然認為不妥協的理想最重要。他曾說:“動畫應當是無比美麗的夢想。動畫這一表現手段已經誕生 50 多年了,我將動畫視為自己的夢想,但很多人卻把它當作商業手段。我認為大部分動畫還是消失比較好。”
與公司、技術和產業完全成熟化的好萊塢動畫相比,宮崎駿的觀點依然帶著濃烈的個人情感。卻難以界定好與壞。隻是現在的結果,或許應該看作被現實碾碎的夢想。也許哪一天吉卜力擺脫財政危機,又複活了呢。
吉卜力工作室年表
1984年 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風之穀》上映並獲得成功。
1985年 在德間書店的支持下,“吉卜力工作室”成立。
1988年 《龍貓》和《螢火蟲之墓》這兩部分別由宮崎駿和高畑勳執導的電影同時製作,龍貓》幾乎包攬了日本所有的電影大獎。而《螢火蟲之墓》則被盛讚為“真正的藝術”。
1989年 《魔女宅急便》是第一部為吉卜力創下極佳票房的動畫電影。
1992年 宮崎駿《紅豬》開拍,吉卜力工作室搬到位於東小金井的新址。
1993年 設立吉卜力攝影部門。
1994年 高畑勳導演《百變狸貓》成為年度日本國產片的第一名。
1997年 《幽靈公主》應用了更多的電腦科技。
1998年 迪士尼買斷了吉卜力在海外的版權,《幽靈公主》在全美及歐洲市場公映。
1999年 吉卜力工作室成為德間書店的一個事業部門,宮崎駿也以所長的身份重回吉卜力。
2001年 宮崎駿的複出之作《千與千尋》自2001年7月20日首映之後成為日本有史以來最賣座電影,也是到現在為止吉卜力的巔峰之作。
2004年 《哈爾的移動城堡》是宮崎駿又一部帶有濃厚原著色彩的作品。
2005年 吉卜力脫離德間書店,成為獨立的公司。
2008年 《懸崖上的金魚姬》首映,主人公宗介的原型就是宮崎駿的大兒子宮崎吾郎。
2010年 宮崎駿將導演棒交付給畫師出身的新人米林宏昌,在《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隻擔任編劇一職。
2013年 根據日本航空設計師堀越二郎年輕時與得了肺結核的少女之間的故事《起風了》上映。宮崎駿宣傳正式退休。
2014年 6月,前社長鈴木敏夫也辭掉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人轉為總經理;7月,吉卜力最新作品《記憶中的瑪尼》票房不佳;8月3日,鈴木敏夫在電視節目中稱吉卜力動畫製作部門或將解體重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