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保安一團和稅警團撤到了沈巷鎮,第一時間接管了沈巷鎮的防務,在當地民兵的配合下,開始加強沈巷鎮的防禦。
再說日軍從牛屯河出發,等趕到了白橋鎮,才發現已經人去樓空,連老百姓都不知去向,不過根據尖兵的偵查,特務營應該是向沈巷鎮撤退了,不過有一部分撤向了西梁山。
藤木右兵衛沒有下令進攻西梁山,因為西梁山極不容易攻陷,又沒有太大的太大的戰略價值,所以藤木右兵衛留下了呀一個聯隊,在白橋鎮駐防下來,開始針對西梁山繼續進行壓製,並尋找機會消滅西梁山的敵人。
隨即藤木右兵衛率領五萬日軍直撲沈巷鎮而來,他得到了消息,特務營就在沈巷鎮,已經建立好了陣地,準備阻擊他的部隊。
特務營出現的消息彙報給了寺內壽一,寺內壽一指示藤木右兵衛,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消滅特務營和劉楊,前提是保存實力,不要因此而上當。
沈巷鎮日軍早就查探過,也大體了解沈巷鎮的情況,知道要攻占下來不容易,盡管劉楊讓裝甲部隊先行撤到了無為縣,但是以特務營精銳,想要強攻就必須付出血的代價。
沈巷鎮不好打,正因為鎮子不大,才可以集中兵力,但是麵對四十多個碉堡,就是一道無法超越的死亡之牆。
這些碉堡設計的很刁鑽,都是在城牆裏麵修建的,埋在城牆裏麵,即便是炮彈也一下子炸不開,而四十多個碉堡,卻足以將周圍的敵人控製住,很難攻克。
早在特務營還沒有到來的時候,沈巷鎮的老百姓都已經撤退了,離開了沈巷鎮,在周圍的村子裏躲了起來,同樣周圍的村子也都是地道縱橫,況且這些老百姓對日軍也沒有設麼吸引力。
日軍如今已經很少采取三光政策了,畢竟還需要中國老百姓為他們種植糧食,包括采礦等等,殺得太狠了,隻能逼著老百姓逃離,最終攻克的隻是一片焦土,失去了其意義。
日軍並沒有在白橋鎮停頓,而是直撲沈巷鎮而來,五萬大軍氣勢洶洶。
而此時,劉楊在沈巷鎮已經做好了和小鬼子激戰的準備,而且已經將老虎營的壓箱底的東西都用上了,但要準備的相當充足,打上幾天幾夜都不是問題。
但是讓劉楊意外的是,日軍到來並沒有向劉楊所想的一樣,立刻發動狂風暴雨一般的進攻,而是選擇了圍困,用一萬五千人將沈巷鎮團團包圍起來了,甚至自身留下指揮,而大軍則依舊朝無為縣必去,徹底打亂了劉楊的計劃。
從望遠鏡中打量著日軍,劉楊有種嗶了狗的感覺,這個藤木右兵衛果然不簡單,直接一手讓劉楊都哭笑不得,更讓劉楊徹底失算了。
日軍的這種做法,可以說依舊兵強馬壯,那麼原本想要將日軍拖在無為縣的想法就行不通了,劉楊不得不下令豹子營全軍分散,以小隊在無為縣活動,避開日軍的主力,采取騷擾模式,以保存實力為根本,趁機消滅日軍有生力量。
避免決戰,那麼就必須放日軍主力過去,不過劉楊不覺得有什麼,畢竟還有國軍,抗戰可不是特務營自己的事。
直到此時劉楊才發現,被藤木右兵衛這麼一來,自己消耗的目的沒有達到,反而等於被困在了沈巷鎮,這反而成了大問題,無法自由活動了。
日軍隔著六百米的距離,以大隊分散,然後分段將沈巷鎮包圍,同時一方麵抓捕周圍的老百姓,一方麵開始親自修建碉堡和炮樓,開挖戰壕,準備來一場持久戰。
藤木右兵衛算是看明白了,劉楊打算消耗他的部隊,才會幹脆來個兵圍沈巷鎮,知道脫離了沈巷鎮,戰場不是雙方特定的戰場,那麼誰死誰活就不一定了,畢竟他還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兵力,而同時又不耽誤寺內壽一的合圍合肥的戰略。
這麼拖下去,藤木右兵衛隻要布置得當,甚至可以圍點打援,徹底消滅特務營。
沈巷鎮不是無錫那種大城市,可以堅持的很久,沈巷鎮真的不大,就便是再堅固,但是時間久了,各種物資都跟不上的,那時候劉楊怎麼辦,隻要劉楊還在沈巷鎮,那麼特務營各部就會來救援,藤木右兵衛就可以反過來消耗特務營德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