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戰隊一擊就退,損失很小,足足伏擊了六個日軍小隊,消滅了近三百人,等日軍的支援趕到,還是見不到人了。
特戰隊的來無影去無蹤,讓日軍頗為頭疼,根本抓不住這些人,一個尖兵小隊四十多個人,看上去也不少,但是遇上狙擊手,還是裝上了消音器的狙擊手,殺傷力絕對很大,特別是雙方都是小股部隊。
但是沒有偵查尖兵,特戰隊就會對大部隊進行偷襲,那樣不但損失更加慘重,而且還會讓士氣低落下來,權衡再三,藤田進還是不斷地加強尖兵小隊。
不過這一次藤田進改變了戰略,讓尖兵小隊分為三個小分隊,其中一個小分隊作為火力支援,另外兩個小分隊則拉開距離,每一個小分隊又采用三三編隊,盡量的隱藏自己,然後確定敵人所在,一旦確定敵人所在,日軍就會動用早就安排好的迫擊炮中隊,對敵人所在進行轟炸。
這樣的安排是不錯,但是日軍在防備著特戰隊,特戰隊也在防備著日軍,不斷地觀察著日軍的動向,因為每一個人都有瞄準鏡,可以代替望遠鏡觀察敵情,這樣的布置也瞞不過特戰隊。
日軍有準備,特戰隊就有對策,很快特戰隊也調整了策略,那就是先敲掉日軍的火力支援小分隊,然後在伏擊其餘的日軍,甚至連迫擊炮中隊都計算在內了,趙來福和段鵬飛一商量,就改變了戰術。
日軍活動範圍在八百米左右,而特戰隊則又拉開六百米,不再采用遠狙近攻的辦法,而是采用聚集和火力輔助的戰術。
有一個小組遠距離狙殺擺在台麵上的日軍小分隊,其餘兩個組一組火力壓製,另一組狙擊躲藏的敵人,根本不給迫擊炮中隊施展的機會。
日軍也開始反擊,隻是特戰隊的動作太快,往往一沾即走,讓日軍始終抓不住特戰隊尾巴,反而每每損兵折將。
但是不管尖兵部隊和特戰隊鬧得再怎麼凶,藤田進率領第三師團,卻直撲馬鞍山而去。
李旅已經運動到了馬鞍山附近,距離第三師團隻有一天的路程,也就是說進攻不進攻馬鞍山,也就隻有一天的時間,但是李彪猶豫了,打下馬鞍山對李彪來說不是不可能,李旅的強悍絕不會比一零五師差,武器裝備也同樣不差,而且比起遠道而來的一零五師,李旅還有更多的重裝備。
李彪也效仿劉楊,從李旅三千多弟兄中挑出槍法好和功夫好的組建了李旅的特戰隊,專司偷襲之類的活動,模仿劉楊的打法也不是問題,而且李彪更傾向於強攻,直接用大炮開路,炸開馬鞍山的城門。
更何況,此時劉楊也帶著警衛排趕到了馬鞍山城下,彙合了李旅,但是李彪之所以猶豫,就是因為即便是打下來了,可是麵對第三師團絕對守不住,那麼打下來又有什麼意義。
就是這種想法,當劉楊下令李旅發動進攻的時候,李彪毫不客氣的拒絕了:“營座,打下馬鞍山意義何在,絕對抵擋不住第三師團的進攻的,白白死很多弟兄——”
特務營所屬能拒絕劉楊命令的也就是這麼幾個人,李彪是其中一個,也是最幹脆的一個。
對於李彪的擔心,劉楊不置可否,嘿了一聲,指了指馬鞍山:“彪子,打仗不能隻看眼前,馬鞍山守不住我不知道嗎?那你想想我為什麼要拿下馬鞍山。”
李彪一呆,怎麼也想不到劉楊的打算,臉上抽了抽,悶聲道:“我哪知道,你是為了把馬鞍山的老百姓撤出來,然後搶占礦場,運走那些鐵錠——”
“一天的時間我能運走多少?”劉楊無奈的搖了搖頭,李彪的眼界終究還是短淺了,李彪精的是戰術,劉楊看的是戰略,這就是差距,吐了口氣:“彪子,小鬼子從南京來的匆忙,而且南京也沒有多少存糧,藤田進在奉命支援溧水的時候,就帶了一天的糧食——”
李彪不傻,劉楊話音落下,李彪就已經猜到了:“營座嗎,你是說帶走馬鞍山的糧食,讓小鬼子沒飯可吃,活活的餓死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