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爭議死刑存廢兩百年(1 / 2)

英國毒販阿克毛2009年12月29日在中國被執行死刑。此事“引爆”了歐洲媒體,震動了世界輿論,更引起了許多國家對死刑製度的激烈爭辯,但爭論更多的卻是“死刑該不該被保留。”自意大利刑法學家貝卡裏亞1764年在《論犯罪與刑罰》中提出廢除死刑的呼籲以來,世界各國有關死刑存廢已經爭議了200多年。僅僅在幾十年前廢除死刑的歐洲人,現在卻以“死刑是剝奪人權”為由向世界其他國家施壓。但即使是作為最早廢除死刑國家之一的英國,有六成民眾在倫敦當地電台關於死刑存廢的討論中讚成死刑。一名中國專家表示,“隻要還有人對被其所殺害的人不付出生命的代價,就談不上國家對全體生命權的尊重。歐洲把廢除死刑的觀點向全世界強推,其實是一種偽善文明,是對善良生命的一種侮辱。”

“將這些罪惡滔天的人送進條件不錯的監獄養老是尊重人權嗎?”

對於阿克毛在中國被執行死刑的消息,英國民眾在電視、廣播、互聯網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不過在英國民間,討論更多的其實不是“中國該不該處死英國公民”,而是“死刑該不該被保留”。2009年12月30日在倫敦當地頗受歡迎的電台LBC進行的現場辯論,上百名英國聽眾打進電話表達看法,有六成多打進電話的英國人都認為,對於販毒這樣的罪行判以死刑並不過分。“花納稅人的錢將這些罪惡滔天的人送進條件不錯的監獄養老難道是尊重人權嗎?”

在德國,一些媒體也借阿克毛事件抨擊中國“不講人權”,但德國主流媒體《世界報》最新進行的一項“你是否讚成全球都廢除死刑”的調查顯示,在3622名投票網友中,有55%的人表示“讚成”,45%的人表示“不讚成”。一位網友說,“廢除死刑是為了尊重人的生命權,但為什麼有人可以拿槍隨意濫殺無辜,被害人的生命難道不是生命嗎?”

歐洲廢除死刑曆經反複

近些年來,對於世界其他一些國家的死刑判決,歐洲總要跳出來以“生存權是人的最基本權利”為由公開施壓或譴責。但實際上,歐洲廢除死刑隻是近幾十年的事。在歐洲內部,廢除死刑是否真的符合人道主義也一直存在爭議。

歐洲關於廢除死刑的理念來源於意大利刑法學家貝卡裏亞1764年發表的《論犯罪與刑罰》。作為第一部呼籲廢除死刑的書,主要思想是“濫施極刑從來沒有使人改惡從善”。但當時多數啟蒙思想家認為,對罪大惡極的罪犯處以死刑並不違背“社會契約”,因為“正是為了不至於成為凶手的犧牲品,所以人們才同意,即使自己做了凶手的話,自己也得死。”

絕大多數歐洲國家廢除死刑是二戰後的事。而且主要並非由死刑本身引起,而是由其國內的政治變革所致。但伴隨戰爭的結束,經濟的起伏,歐洲各國內部出現的嚴重犯罪事件也在動搖歐洲人的想法。根據民調,英國在上世紀70年代廢除死刑的時候,反對廢除死刑的民眾為2/3。直到上世紀末,英國還有82%的人支持恢複死刑。

廢除死刑未必是世界範圍的必然趨勢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於誌剛說:“目前,從法律上廢除死刑的國家約占全世界的一半,但是要看到人口在1億以上的大國絕大多數沒有廢除死刑,包括美國在內每年都在執行死刑。這不是一種曆史的偶然,也不是一種共謀。實際上,國際法也並未禁止死刑,《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明文規定,死刑可適用於最嚴重的罪行。因此,從世界範圍看,廢除死刑是不是必然趨勢,目前很難作出絕對肯定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