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當麵對質(2 / 2)

證據?寧萌微微勾唇,竟有點顧禦庭邪肆時候的樣子,大概是和他在一起呆久了,就跟他學到了好多東西,不過寧萌並不自知。

倒是楊莎莎愣了一下,附和著說道:“是啊,寧萌,你沒有證據,就當眾誹謗我,到時候吃苦的可是你。”

“念在你我昔日是同學的份上,你現在告訴大家,是你搞錯了,並誠心向我道歉,我可以既往不咎!”

一句話說得大度又體貼,讓現場觀眾以及一眾網友,紛紛站在了楊莎莎這邊。

甚至已經有人跑到寧萌的微博下麵開罵:“人家楊莎莎父親不行,但她本人卻是行得正坐得端啊!一竿子打死好人是不對的!”

不過也有少部分人罵,楊莎莎是心機婊。

再剩餘的一小部分持中立態度。

寧萌自然是不知道這些的。

“想要證據是嗎?我可以給到大家。”寧萌的聲音再度響起來,鏗鏘有力,自信滿滿,“還請工作人員,將我和楊莎莎的作品混合在一起,看看我們是否分辨出自己拍攝的作品,並且說出其中的理念。”

楊莎莎聽完就笑了,她對自己辨別照片的能力還是有信心的。

她笑道:“我沒有問題,那就勞煩工作人員了。”

說完,她又連著向著觀眾,深深鞠了三個躬,在大家詫異她為什麼這麼做時,她才開口解釋道:“這裏本是榮耀的舞台,卻因為我的緣故,給大家帶來了麻煩,我感到很抱歉,希望大家能夠接受我的歉意。”

台下的容意,狠狠地掐了一把手心,這楊莎莎是個公關高手啊,還沒幾下子呢,就籠絡了這麼多人心。

現場更是響起雷鳴般的掌聲,都在鼓勵楊莎莎。

寧萌則冷靜地看著她,並沒有被激怒。

後台工作人員已經將兩組作品混合起來,巨大的屏幕上,同時顯示出同樣景色的兩張照片,一張是寧萌拍的,一張是楊莎莎拍的。

寧萌道:“楊莎莎,你既然說我在冤枉你,那你來判斷吧,並且說出相對應的拍攝理念與創意。”

此時屏幕上顯示的是,霧霾下的整個陽城,並且都將陽城的標誌性建築拍攝了進去。

直播鏡頭什麼的,也完全對準了兩組作品。

這樣兩張放在一起比較,眼尖的人就會發現,左邊這張帶著朦朧美,因為光線調得比較亮,所以還是讓人感覺到一股傷感的溫暖;右邊這張的光線則剛好相反,調得比較暗,將霧霾天氣下城市的那種壓抑與沉悶感,體現了出來。

楊莎莎當然一眼就看出來,左邊是寧萌拍的,但是現在是屬於她楊莎莎的作品。

她淡然一笑,手中的激光筆,指到了左邊,“這是我的作品。”

過了兩秒鍾,主持人開口道:“左邊這幅確實是楊莎莎小姐的作品。”

底下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網絡上的言論也更加激烈了。

楊莎莎微笑著開口道:“當時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我心裏想的是,要展示霧霾下我們城市最真實的一麵,如果大家不同心協力保護環境的話,以後城市建設肯定會越來越糟糕。”

她的說法,贏得觀眾的一致認可,這個時代最難解決的不就是環境問題嗎?

寧萌看向屏幕右邊的那張照片,那張是楊莎莎拍的,從這張照片的角度和呈現來看,確確實實和楊莎莎說出來的理念是一樣的。

可惜,楊莎莎說的是左邊的拍攝理念,那是她寧萌的作品。

“就這樣,沒有了麼?”寧萌問。

“當然。”楊莎莎很肯定地回答。

寧萌往前走了一步,開口說道:“想必大家都發現了,左邊照片的光線,比之右邊要柔和溫暖許多。而如果按照楊莎莎的拍攝理念,拍出來的照片,隻會是右邊這樣壓抑的,又怎會帶著溫暖呢?”

觀眾一聽,略作沉思之後,果然應該是這樣的。

可是,寧萌又如何證明左邊的照片就是她拍的?觀眾開始用目光催促她快說。

寧萌也不打算賣關子,說道:“我在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想的確實是霧霾下十分壓抑的陽城。但因為我從小在陽城長大,陽城是我的家鄉,即使當時的天氣讓人很壓抑,卻無法阻擋我對自己家鄉的熱愛。”

寧萌的激光筆定格在左邊的照片上,她繼續道:“試問一個真正熱愛家鄉的攝影師的鏡頭之下,又怎會隻有壓抑與譴責?又怎會沒有柔情?既然有柔情,可家鄉被霧霾籠罩,我又怎會不傷感心痛?”

連續的反問,將觀眾都帶入了思考的層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