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軍,第十二步兵團,三營陣地上。列兵利骨正在拿著鐵鍬拚命的挖掘。他要挖掘很多很多的東西。他快累死了。吃的也不是很飽。但是幹的卻非常的多。
“呼呼。”利骨站起身子。不過他才剛剛站起來。就看見軍士巡邏過來了。他趕緊的彎下腰。然後挖掘起來。
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開始到達目的的,這裏距離邊境線。超過八十公裏。他們的補給並不是很通順。士兵的口糧減少了百分之三十多,他們隻能算是保持基本多一些的口糧保證。這對他們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的消息。
他們的食物配給種類也十分的差,隻有兩種。根本就算不上是好吃,但就是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他們依然要進行高強度的作業,挖掘大量的野戰工事,工事的深度都超過了兩米二。一些防空洞也要挖掘出來,同時還要進行大量的木材砍伐進行偽裝。為了避免大規模的砍伐引起注意,他們不得不采取了一些新的措施來解決問題,平均十米,他們才能砍伐一顆樹木,或者是一些樹枝,為的就是防止空中偵察看出一些不一樣的地方來。而這樣做,卻大大的加重了士兵的體能消耗。很多士兵對此頗有怨言。但卻毫無辦法。原因在於。他們的供給隻有這樣多,空中轟炸加上運輸道路的狀況的不妙,極大的加重了士兵的負擔。
而山地人已經開始悄悄的轉變他們的戰略態勢了。他們進攻到了一百二十公裏線的地方,但再往前走,已經不可能了。最前沿可能隻有一個排,或者是一個班的兵力,他們得到的補給越來越少。根本無法前進一步,盡管他們知道,在前麵根本沒有敵人,但是,越往前走,他們的補給越是困難。
後續的部隊已經到達指定的位置之後修建大量的防禦工事,很多工事都需要做出一些防禦碉堡,野戰工事來進行掩護,為了隱瞞天上的空中偵察,他們也不得不做偽裝。這樣工程量就大大的加強了。
他們希望通過這樣的防禦工事進一步的阻擋聯軍的進攻。以便造成既定事實,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的好處。山地人的想法是好的,但是,秦國人也在思考這樣的對策。
秦國,參謀部。
“那裏都是山區,如果讓部隊發起進攻的話,要進行迂回,穿越叢林地帶。最糟糕的是,我們不是山林當中有什麼。山地人的作戰方式就是他們的叢林,這樣的一種情況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好處,在如此情況下,我們根本沒法深入,我們的兵力也不足。”楊端和在沙盤上做了演示。
“韓國人正在組織燕國軍隊,他們願意提供一些錢財,武器給他們,但是倉促組建起來的軍隊,根本毫無戰鬥力。”王翦這樣說到。靠著戰術上的勝利,顯然已經不可能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況了。在這樣的一種態勢下,王翦覺得,可能隻能依靠一些武器上的進步來達到他們的一些目的了。
燕國自己組建的軍隊的情況,真的很是不妙。他們的戰鬥力極為的薄弱,很多人都沒有打過仗,他們可能才剛剛學會開槍。不僅僅如此。他們還需要做很多很多的訓練,但時間上不可能給他們太多。韓國人和秦國人都不可能進行這樣長時間的待遇。
這可能就需要燕國付出很大的代價。但這樣的代價對於燕國人來說,這是很難接受的一件事情,很多事情都會讓他們的情況變得不利起來的。在如此情況下,他們能夠做的事情實在是不多。
“戰爭的狀況會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極為的不利起來。我們必須尋找一些其他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王翦這樣說到。
“嗯。不過我們最好有針對性的進行研究,假設。山地人沿著公路修建了大量的防禦體係。如果讓山地人從一麵進行進攻的話,我擔心的是,他們的損失會變得極為的驚人。加上一路上遭遇的各種各樣的進攻,同時,我們也需要注意到的是,山地人,完全可以組織其他的方式來進行反擊。這樣的話,我們的麻煩就會變得非常的大。”楊端和說到。
“用火力。隻要給他們裝備足夠多的大炮。讓他們不斷的進行轟擊,壓製,或許他們可以接誒這樣的問題。”王翦這樣說到。
“嗯。我基本上同意這樣一點,但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解決這樣的難題,這對我們來說,可是一個很大的麻煩。”楊端和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