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他們的戰爭,和我們沒有關係,他們全打死都沒有和我們直接的關係。”項羽這樣說到。
“嗬嗬。”鍾離昧笑起來。
“從裏往西的地方就是我們的戰場,據說上麵已經下達了作戰命令。我們可能要參加作戰,不過在這裏的氣候我們必須適應下去。這裏很幹旱,到處都是沙子,步槍有的時候都未必能夠很好的打開進行射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能夠作戰的可能性將會減低許多。這裏的沙子太細了。”鍾離昧這樣說到。
“我擔心的不是這個,在這樣的環境下作戰,我們不能靠著我們的兩條腿來進行這樣的軍事行動吧,你知道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多很多的事情都做不了。這對我們來說。意義將會減低許多,這對我們是極為不利的,我們不能這樣做。也不能讓這樣的情況發生,唯一的辦法就是,解決這樣的難題,讓這種狀況變得好轉許多。”項羽說到。
“我認為我們可以使用駱駝。這樣的話,我們的一些情況就能解決。不過有人提議給我們使用一些機械裝甲車。但在那樣的環境下,隻能使用履帶裝甲車,但後勤保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駱駝需要草料,需要水,如果我們需要的話,可以讓他們變成我們的食物,可是裝甲車,他們需要的有水,油料,機油,零部件,而且在這樣很熱的情況下,進行作戰。似乎有些不太合適。”鍾離昧也注意到裝甲作戰的可能,和其他國家相比,他們有了一手資料。他們有各種各樣的報告有關波斯人使用裝甲車的情況。
這次作戰一下子暴露出了裝甲車許多許多狀況,首先,沒有一個很好的後勤保證是根本無法支撐這樣的作戰的,因為裝甲車還有一定的技術缺陷,他們需要大量的油料,機油,零部件上的補給,後勤保障部隊還需要把他們的武器及時的修理完畢投入使用,而波斯方麵顯然缺乏這樣的一種準備,他們損失的裝甲車有百分之七十是因為機械故障而停留在原地的,盡管他們的後勤部隊盡最大可能的進行這方麵的補充,比如他們會盡最大可能的拆卸其他不能動的裝甲車的零部件修理。但是這個數字依然很高。無法減低下來。
其次,就是技術的專業性,裝甲車作戰還沒有升級到一種大規模作戰的典範上來,沒有人知道該如何作戰,借鑒的意義隻有古代作戰的意義。他們的想法並沒有大規模的普及下來。也就是做,裝甲車依然需要配合步兵來進行作戰,這是一種極為傳統意義上的作戰方式,這樣的方式會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極為的不利的。
“我想說的是,裝甲車可能應該集中大規模的使用,而不是分散給步兵,我們還沒有相關成熟的戰術。”項羽這樣說到。
“你也關心裝甲車戰術?”鍾離昧問道。他覺得項羽不像是那種主動學習的人。
“我隻是感興趣,感興趣而已,不過我認為單獨使用是最好的,不過好像還缺乏一些步兵上的支援,如果裝甲車能夠有步兵的話,這是最好的作戰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讓步兵進行的更加的快一些了。掃清障礙之後,步兵駐守。一部分兵力繼續前進,打入到敵人的縱深地帶,這樣的話,戰術就能迅速的升級了。”項羽這樣說到。他可沒有偶學會這些東西,他隻是根據自己在戰術上的領悟進行的。
“嗯。說的沒錯,我認為,所有的,大部分的軍事行動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展開,比如,一些特種作戰,我們可以占領一些橋梁。炸毀一些敵人的重要據點。不僅僅如此。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利用飛艇,提前運輸一些油料,機油,以及零部件解決這樣的狀況,這樣的話,作戰可能會更加的順利一些,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作戰的可能性就會變得更加的好一些。”鍾離昧說到。
進攻的難點不在於他們如何打開敵人的通道。而在於他們打開通道之後遇到的種種事情。後勤保證他們能夠繼續有持續不斷的戰鬥力這才是關鍵。
“戰爭的狀況正在變化。”項羽說到。
“我們也必須變,我覺得我們應該學習一下駕駛技術。這對我們有好處。”項羽這樣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