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王上,不過,我覺得,王上,我們接下來應該注意一下賽斯方麵,他們的情況似乎有些不太好。盡管兩支超過二十萬人的叛軍大軍距離他們的首都不到一百五十公裏的地方了。但是,他們已經停留在那裏很長時間了。最重要的是,根據我們的情報顯示。趙國人正在試圖通過波斯人的補給線提供更多的支持,大量的武器彈藥正在通過那裏進行補給,一旦他們擊敗其中的一路,他們就能得到這樣多的補給。我想,情況會對我們的邊境造成很大的威脅。”張良擔心的說到。
“最重要的是,這次是陸地上的作戰,我們的軍事力量,還不足以和陸軍強國趙國進行決戰,即便是支持的他國陸軍也很難和趙國形成有效的對抗。”張良明確的指出了這點。
“陸地上的事情,海上解決,我們可以封鎖他們的港口運輸。檢查他們的船隻。”韓淑不以為然的說到。要知道,這次他們的情況的確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韓國陸軍發展實在是差強人意,他的陸軍規模不斷的縮小,而海軍規模卻在不斷的擴大當中。他的陸軍不到九萬人。而這九萬人,超過五萬人分布在各個地區,為了控製更加廣闊的海外殖民地,韓國的解決辦法就是征召大量的殖民地軍來進行維持治安上的需要,而他的海軍規模卻有七萬人,而且不斷的擴張當中,將來肯定會超過十萬人。這就意味著,陸軍的規模遠遠不如海軍。
雖然趙軍真的情況也比較類似,但是,趙國軍人畢竟能打,特別是在戰術上,他們不斷的進行創新。相比之下,韓國陸軍就比較呆板了。麵對這樣的軍隊。自然趙國優勢很大。
“但,問題是,我們這樣做就會增加和趙國的摩擦,而且趙國隻是利用他們控製的波斯港口進行物資上的運輸,這就對我們沒有多少影響。我們在外交上無法進行進一步的幹涉。”張良說到。當韓淑把大量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海軍問題上的時候。張良已經注意到了這種戰況的發生,如果這種狀況不能得到很大的改變的話,情況將會對他們非常的不利,但是,陸軍並不是韓國人的優勢所在,他們最多隻能打一些呆戰,機動靈活的作戰方式,他們恐怕還真的不能解決。
“嗯。這樣的話,我們還必須提供給他們一些優勢了。二十萬人,兵力上他們有優勢。”韓淑說到。
“我看,這樣吧,我們可以提供給他們一些武器裝備,這樣的話,他們就能保持更多的優勢了。隻要封鎖,能夠抵抗對方的進攻,其他的事情。都可以解決了。畢竟,戰術上我們無法彌補,但是,我們可以用技術來彌補。”韓淑這樣說到。韓淑想到了使用技術來彌補士兵戰術上的不足,畢竟,他們是有這樣的經驗可循的。比如海軍,海軍就是依靠技術上的發展來彌補戰術上的創新。但是,同樣的經驗可以用在不同的軍種上嗎?張良還不停清楚,但是,韓淑既然這樣說了。那麼也就隻能這樣做了。局勢的發展往往會超過他們的情況,但這樣做的話,會導致另外一件事情發生,那就是財政問題,如何解決資金上的難題,如果不解決這些難題的話,他們勢必是不會解決所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