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支持會議提出的要求高了不少。我們的壓力不小啊。”中年工程師搖頭喝了一口茶說到。他看起來很累。

“什麼樣的要求?”年輕的工程師問道。

“趙國海軍武器研究人員簡直就是瘋子,他們計劃犧牲巡洋艦的一些速度,來提升他們火炮的威力,他們聽說了突擊級驅逐艦的事情之後,計劃安裝兩百一十口徑,五十二倍火炮,這種火炮一旦裝備的話,可以輕鬆的在兩公裏意外打掉我們的炮塔,不僅僅如此,他可以有更遠的射程,速度相對的來說,根本不重要了。我們的火炮也能達到這個程度,但問題是,我們的炮彈對他們的威脅並不是很大。這樣的話,戰爭的結局就會出現一麵倒的狀況。巡洋艦危機再次爆發出來。我們必須解決這個難題,負責的話,我們的困難將會非常的大。”中年工程師搖頭說到。顯然,這個問題已經讓他們感到非常大的緊迫性了。

“我的天啊。兩百一十毫米火炮,我們這方麵的火炮還不夠成熟,盡管我們也可以生產同類的火炮,但是,炮管的壽命,以及射程方麵還是不如趙國人,他們的火力優勢會發揮出最大的效果來,我覺得,火炮的射程可能會得到十公裏。”年輕人說到。

“不。是十五到二十公裏,如果他們有觀察飛艇,或者是飛機的話,他們完全可以在視覺以外的地方發射炮彈。而我們的一百辦事毫米火炮,毫無辦法。”中年工程師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這種危機,讓他們感覺到束手無策。

“我們似乎隻有建造出同類的戰艦才能顯出應對的辦法,而且,我認為,這樣建造實在是太被動。我們應該想辦法解決這樣的問題。”年輕人忽然想到了這樣的話。

“嗯,我們還是首先完成這樣的任務比較不錯,至於超越對方,我想,我們隻能拿出主力戰艦才能應對,要知道,拿出這樣的主力戰艦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大規模戰爭的應對。”中年工程師說到。

韓國有兩艘從秦國進口的大型主力戰艦,噸位在九千多噸,同時他們還仿造了一艘,噸位超過一萬噸,火炮無法自己建造出來,他們從秦國采取共同建造的辦法引進技術,同時建造同類火炮。火炮口徑達到了三百零五毫米,使用最大增程彈的話,火炮的射程能夠超過三十公裏。但這種主力戰艦,韓國方麵不太可能賣給對方。而且,韓國方麵也不願意把這樣的主力戰艦賣出去,因為這代表著韓國最後的力量,趙國也有同樣的主力戰艦,口徑相差不了多少,但雙方都很有默契的選擇了禁止軍售。如果軍備競賽再進行下去的話,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把這樣的主力戰艦也賣出去了。

“我們是不是,把一些主力戰艦上的火炮安裝到巡洋艦上來,或者是,建造一些質量下降的主力戰艦,他們的噸位,火力,速度都比我們的小一號。這樣的戰列艦,可以當成主力當中的主力。”年輕人提出了這樣一個大膽的想法,畢竟那些主力戰艦放在一邊也是不用的,還不如拿出來進行價值上的升級。

“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占據很大的優勢,同時減少技術上升級麵對的苦難。否則的話,僅僅是那些技術,就會讓我們陷入巨大的被動當中的。”年輕人說到。

“你說的很對,我們必須這樣做,或許這是我們最後一種可以行得通的辦法了。”中年工程師想了想,覺得這樣的辦法非常的好,當前的技術競爭壓力非常的大,大到讓他們難以解決這樣的問題,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壓力,而這樣的辦法可以走一個很大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