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我們的確需要防空,但是防空技術如何進行防止。這點,我們還不能確定。要知道秦國人也在積極的尋找破解的辦法。”李牧說到。秦國人已經意識到了防空的重要性,畢竟空中的威脅很大。
夜晚,鹹陽市,巨大的燈光柱從地上發射而出,很多秦國人看著這奇怪的燈光柱。這種燈光柱已經出現兩天了。人們很好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發射出來的燈光柱,因為這樣的照射強度,他們認為能夠把天上的星星照亮了。
“好大的手電筒啊。”一名秦國人調侃的說到。
“嗬嗬,還的確是,這樣大的手電筒照射在天上也不知道尋找什麼東西。”其他人紛紛點頭讚同到這個人的看法,他們認為對方的描述非常的有趣,而且容易懂,這樣的燈光柱的確像是一個巨大的手電筒,這樣的手電筒對他們來說。太過於巨大了。
這是秦國的探照燈部隊,秦國國防部最新研發的發現敵人目標的東西,他們認為,白天使用航空兵還能發現敵人的活動,但是晚上,晚上怎麼辦?他們想到了巨大的光源照射。比如手電筒那樣,如果把手電筒製造的更大,靈活一些,他們就能在主要目標上空附近尋找到敵人的目標。這就是國防部防空辦公室的想法,探照燈就是這樣發明出來的。實際上,這不僅僅是用於軍用,一開始探照燈主要用於燈光廣告。秦國人發現了惰性氣體在光源照射下會讓燈光增加數倍,同時另外一種照射技術發明出來,不過耗費的功率比較大,同時耗電量驚人,溫度很嚇人,如果直接照射人的話,會讓對方受不了的。這樣的兵器隻能用在航空兵上來。
秦國人依然沒有發明雷達技術,他們似乎還沒有展開相關的技術研究,同時,他們對飛行器進行了更大規模的升級改造,他們希望他們的飛機功率能夠有很大的提升。關中地區的防空任務非常的重。他們除了要解決敵人被擊落下來還要提高發現敵人的概率,在這樣的情況,發下你敵人的武器變得更加的重要,因為防空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難題,但國防研究費用投入不多,這會導致秦國難以繼續研製出相關的武器來。
“越來越多的武器研究所以及相關的技術研究停止下來,轉而成為民用技術,同時投入到生產當中。同時,他們轉而銷售給其他的地方。比如,我們一家無線電通信研究所轉而研究無線收音機,他們和一些廣播社展開合作,研製更大功率的廣播設備。這一些都讓我們國防部變得難堪起來。”一名國防部軍官對尉繚抱怨到。他們的工作變得很難展開,很多項目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研製出結果來,但財政部不會增加經費,相反,更多的經費會傾斜到海軍部和陸軍部,這些經費主要鼓勵他們進行更大規模的土地探險,這樣一來,這些武器研究所為了自己的生存狀況,不得不和民用工廠進行合作,他們出技術占據一定的股份,同時生產一些新的技術設備,銷售出去。比如收音機。汽車發動機,還有石油提煉技術等等,秦國人的技術轉移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讓國防部官員很擔心秦國的安全形勢。
“對此我也感到十分的擔心,但情況是這樣的。國防部需要更多的經費,經費無法滿足這些研究所的資金缺口,他們不能停下來,一旦停下來的話,他們的研究就會停止,所以,我認為,我們不能限製他們出口一些技術,同時限製他們和民用企業展開技術合作,我們不能讓他們發展,不能生存下去,也不能限製他們繼續研究,這是不合理,也是沒有道理的。”尉繚對此反而很看得開,在他看來,秦國隻有如此才能讓秦國的技術上漲到一個新的高度,既然國防不能提供資金,就不如放手讓他們放心大膽的去幹,或者他們還能幹出一些新的大的事情來,這是他們幹的最好的一個結果。
“這個,好吧。”那名國防部官員無奈的點點頭。他認為自己的長官說的對,既然不能給予最好的情況,不如就此放手,讓他們做好這樣的準備,讓他們進一步的發展起來。這對他們來說,反而不是一個問題。
秦國的技術正在進入民用領域,這對民間技術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刺激,技術轉化成了新的財富增加社會的進步性。技術是關鍵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