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1經濟依附(3 / 3)

秦國小王州,這裏的鐵路火車站倉庫區異常的忙碌,從月氏來的羊絨在這裏卸下,這些羊絨要重新裝車分配到在秦國西域的各個羊絨加工廠,那裏有蒸汽機的工廠,編製羊絨的速度非常的快,這些羊絨主要銷售給關東各國,以及北方的地區,不過現在天氣暖和了。這是工廠們進行最後一波生產的階段。

除了羊絨,還有更多的礦產資源,比如鎢礦砂,以及各種鉻鎳礦,這種資源主要集中在趙國方向上,趙國需要優秀的火炮來武裝他們的海軍,陸軍以及銷售各種各樣的武器。對於鉻鎳礦的需求非常的大,還有大量的鎢礦砂,他們能夠製造出優秀的鎢鋼,在這點上,秦國人都覺得自己不如趙國人。

西域的經濟正在蓬勃的發展,因為這裏的經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動力,來自西域各國的貿易,比如,月氏人需要軍火,而秦國在西域的商人可以做到把從趙國進口的軍火武器轉手賣給月氏人,而月氏人轉手賣給印地人,他們的鐵路也在修建當中,這條鐵路修建成功的話,他們的貿易水平會再次抬升一個很大的台階。

而月氏,印地這些方麵,他們會出口自己的原材料。勞動力,或者是礦產資源給秦國,月氏的羊絨,這些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山區,高原地帶,礦產資源來自吐火羅。南方的印地出口各種原材料。木材,稻米,就連勞動力都會有,一些被拐帶來的印地人被送到了秦國西域,他們滿足了秦國西域發展工業的需求。

大量的原材料礦產資源集中到這裏,同時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從卡拉奇方向來的奴隸被送到了大宛,他們需要更多的勞動力開采他們的礦產資源。這些資源集中到了秦國西域,在那裏,秦國投資建立了一些選礦廠,以及初步的礦產資源冶煉中心,他們提煉半成品,成品的各種金屬錠。然後集中運送到關東各國去。

這樣一來,西域就成為秦國的一個重要加工工廠,這也帶動了西域經濟的發展,不過隨著月氏,大宛各國的礦產資源價格下跌,他們也開始積極的尋找新的出路,比如他們覺得開設一個工廠比較好。他們正在和秦國西域的商人談判,看看是否能夠引進這樣的設備,畢竟,這樣的設備對他們阿裏說,還是很重要的。

西域的經濟發展如此,而在海外,楚國和韓國的殖民地經濟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當地的土地被韓國,楚國,以及當地的議員通過各種方式兼並起來,韓國人楚國人利用宗教,戰爭,以及各種野蠻手段搶奪當地人的土地資源,不過隨著土地資源價值的流失,因為種植園經濟相比他們來說,賺不了多少錢,反而當地人可以做這樣事情,因為他們在當地都有很大的優勢,而當地的議員,也就是當地的商人,種植園主們,他們通過和殖民地當局建立友好的關係,韓國方麵他們會提供大量的政治資金幫助韓國人進行對賽斯,孟拉的戰爭。楚國人會得到更多的稅收,以及政治資金,一些來自楚國的議員他們需要大量的資金幫助他們進一步的提升他們的政治地位,而資金是不可或缺的。

當地的議員們有了這樣的幫助,韓國政府自然給予他們很大的優惠,這種優惠主要來自稅收的減免,因此他們拿到這樣的優惠稅收之後,開始大量的兼並小規模的土地,然後土地兼並的越來越多,他們逐漸的形成當地的種植園經濟。

韓國方麵主要推廣大量的棉花種植,楚國方麵推廣桑樹,甘蔗,茶樹,種植園經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展起來。

種植園經濟的發展,是一種時代的進步,但是這種進步的代價是非常龐大的,首先是土地兼並,讓當地的奴隸製經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小奴隸主失去了自己的土地,他們淪為無產者進入城市,而韓國人在那裏會建立一些初步的小型工廠,榨糖廠,或者是其他的工廠滿足勞動力的生存願望,這樣土地越來越集中,越來越多的勞動力出現,這就刺激韓國商人在當地進行投資建廠,那樣的話,他們的利潤會更高。

其次,就是當地的經濟遭到破壞,新的經濟秩序正在建立起來,這種秩序的主導者就是韓國人和當地大商人組成的秩序。最後就是,這些種植園經濟,還有韓國人投資建設的小型工廠會成為韓國,楚國龐大的殖民地市場計劃當中的一部分,他們需要滿足這兩國在市場,原材料。勞動力方麵的需求,有了這樣的需求,他們才能進一步的發展更大規模的市場計劃,而隨著這樣的深入,這些地區正在逐漸的納入到兩國的市場版圖當中。他們已經進入了一個特有的經濟依附圈子當中。